施工合同履行期间,材料、工程设备价格变化的价款调整,应按照承包人提供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一览表,根据发承包双方约定的风险范围予以调整,以下规定正确的是()
A. 如果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低于基准单价,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单价涨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
B. 如果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低于基准单价,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单价跌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
C. 如果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高于基准单价,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单价跌幅以投标报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
D. 如果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高于基准单价,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单价涨幅以投标报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
E. 如果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等于基准单价,工程施工期间材料单价涨、跌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
查看答案
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出现现场签证事件的,发承包双方应调整合同价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完成合同以外的零星项目、非承包人责任事件等工作的,发包人可口头向承包人发出指令
B. 现场签证的工作如果已有相应的计日工单价,现场签证报告中仅列明完成该签证工作所需的人工、材料、工程设备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
C. 如果现场签证的工作没有相应的计日工单价,应当在现场签证报告中列明完成该签证工作所需的人工、材料、工程设备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及其单价
D. 承包人应按照现场签证内容计算价款,报送发包人确认后,作为增加合同价款,与进度款同期支付
E. 合同工程发生现场签证事项,未经发包人签证确认,承包人便擅自实施相关工作,除非征得发包人书面同意,否则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关于共同延误的处理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始延误者负主要责任,并发延误者负次要责任
B. 初始延误者属发包人原因的,承包人可得工期补偿,但无经济补偿
C. 初始延误者属客观原因的,承包人可得工期补偿,也可得到费用补偿
D. 初始延误者属发包人原因的,承包人可获得工期、费用补偿和利润补偿
某建设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可调价格合同。合同中约定:主导施工机械一台为施工单位自有设备,台班单价900元/台班,折旧费为150元/台班,人工日工资单价为40元/工日,窝工工费10元/工日,以人工费为基数的综合费率为30%。合同履行中,因场外停电全场停工2天,造成人员窝工20个工日;因业主指令增加一项新工作,完成该工作需要5天时间,机械5台班,人工20个工日,材料费5500元,则施工单位可向业主
A. 11300
B. 11540
C. 13880D
某房屋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弱下卧层。甲方代表指示乙方配合进行地质复查,共用工10个工日。地质复查和处理费用为4万元,同时工期延长3天,人员窝工15工日。若用工按100元/工日、窝工按50元/工日计算,则乙方可就该事件索赔的费用是()元
A. 41250
B. 41750
C. 4250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