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课程,唐代名臣郭子仪的哪方面特点最能看出他是一个“大人”?( )
A. 平定“安史之乱”,功业极大
B. 位极人臣,连唐德宗称呼他为“尚父”
C. 厚道待人,不疑鱼朝恩;能知人,避免了卢杞的猜忌
D. 不论功业成败,而能富贵寿考,没有后患,实在是因为有德才能如此
查看答案
人的改变是从他对意识的了解有了变化,并且随后逐渐获得对意识的控制而开始的。这就是霍尔奈说的,自知之明是目的不是手段。
古希腊苏格拉底说过“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对应于中国古典,下面哪句话与苏格拉底的意思最接近?
A. “大明终始”
B.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C. “明伦有常”
D.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关于先秦儒家对人的教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先秦儒家的圣人们几乎都扮演了教化民众的身份,需要化民成俗,因此更多地会扬善隐恶。
B. 在对普通大众的教化方面,儒家的立场与法家截然不同。
C. 孔夫子说“食色性也”,表明了儒家完全忽略了人性恶的层面。
D. 先秦儒家的教化注重人格典范的示范效应,着力于塑造圣王以及君子的形象,使他们的言行成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