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词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住的三山,位于绍兴镜湖边。
下列哪种情况适合于用131I治疗
A. 年龄>30岁的甲亢
B. 有重度浸润性突眼
C. 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
D. 白细胞计数<3×109/L
阅读下面一则教学案例,完成下面的问题。 师:我注意到一个问题,不管是诗篇中还是你们的写作中,都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 为什么大家都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 生:因为丁香美丽、素雅,能突出姑娘的美丽。 师:还有吗 (学生思考) 师:看大屏幕,读读,找找共同点,看能否带来启示。 (展示PPT)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师:我们来概括一下诗人在本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情绪。 生:失望、痛苦、迷惘、忧郁…… 师:听你这样一说,我怎么觉得戴望舒是痛苦得不可自拔啊! (学生笑)有没有积极的一面 (学生思考) 师(提示):仔细阅读诗歌内容。 生:有! 文章最后一节,诗人在丁香姑娘消失后,并没有绝望,而是依然在雨巷中执着地追寻、守望。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展示PPT),我们请语文课代表为大家读一读。 生:诗人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真挚。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让老师欣慰也很感动,在此老师送同学们我很喜欢的两句话,让我们以此共勉。 (展示PPT) 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当理想没有的时候,你还可以生存,但,虽生犹死。 ——马克·吐温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以上有关《雨巷》的教学实录片段中,教师多次用到了多媒体,教师这样使用恰当吗 它们分别能起到什么作用
下列短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______。
A. 伟大祖国
B. 彻底解决
C. 一碗豆腐
D. 修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