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如下:(1)2010年1月2日支付价款10000万元取得一项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2)2010年1月2日在该土地上开始建造两栋办公楼和两栋商品房。(3)至2011年3月15日,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将于3月31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长江公司同时与海星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租赁期为2011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0日,月租金为80万元,租金于每月月末支付。(4)2011年4月1日,该办公楼和商品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其中一栋办公楼A对外出租,一栋办公楼B长江公司自用,商品房C和D开始发售,四栋建筑物的成本均为4000万元,假设土地使用权可以在这四栋建筑物上均匀分摊办公楼的使用寿命均为20年,预计净残值均为零,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5)长江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6)2014年3月31日租赁期届满,长江公司拟将该办公楼收回后自用,至4月30日长江公司董事会决议后批准将该办公楼自用并开始重新装修,至5月2日装修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A. 以出让方式购入的准备建造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
B. 未来持有目的不明确在建建筑物
C. 经营出租拥有使用权的建筑物
D. 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届满,暂时空置但将继续用于出租
E. 已出租的建筑物
查看答案
长江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如下:(1)2010年1月2日支付价款10000万元取得一项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2)2010年1月2日在该土地上开始建造两栋办公楼和两栋商品房。(3)至2011年3月15日,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将于3月31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长江公司同时与海星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租赁期为2011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0日,月租金为80万元,租金于每月月末支付。(4)2011年4月1日,该办公楼和商品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其中一栋办公楼A对外出租,一栋办公楼B长江公司自用,商品房C和D开始发售,四栋建筑物的成本均为4000万元,假设土地使用权可以在这四栋建筑物上均匀分摊办公楼的使用寿命均为20年,预计净残值均为零,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5)长江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6)2014年3月31日租赁期届满,长江公司拟将该办公楼收回后自用,至4月30日长江公司董事会决议后批准将该办公楼自用并开始重新装修,至5月2日装修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有关该办公楼和商品房的初始确认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两栋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均为6500万元
B. 办公楼A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为6500万元
C. 办公楼B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入账,成本为4000万元
D. 办公楼B所占用部分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入账,科目余额为2500万元
E. 两栋住宅楼作为开发产品入账,成本均为6500万元
长江公司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如下:(1)2011年1月1日外购一幢建筑物,成本为1000万元,购入的同时签订了一份经营租赁合同,年租金是100万元,于每年年末收取。长江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其进行后续计量。2011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3年1月1日租赁期届满,长江公司收回该建筑物后直接对外出售,售价是1120万元,不考虑处置时的相关税费。(2)2011年12月31日,将一自用建筑物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30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400万元,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15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资料(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2011年年末应当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元
B. 2011年收到的租金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 2012年年末应当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元
D. 处置该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20万元
E. 购入至出售该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损益的金额为120万元
长江公司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如下:(1)2011年1月1日外购一幢建筑物,成本为1000万元,购入的同时签订了一份经营租赁合同,年租金是100万元,于每年年末收取。长江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其进行后续计量。2011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3年1月1日租赁期届满,长江公司收回该建筑物后直接对外出售,售价是1120万元,不考虑处置时的相关税费。(2)2011年12月31日,将一自用建筑物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30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400万元,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15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资料(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该项变更为会计政策变更
B. 2011年12月31日应当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万元
C. 2011年12月31日应当确认资本公积200万元
D. 2012年12月31日应当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00万元
E. 2013年12月31日应当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万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需要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B.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必须都超过资产的账面价值,才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C.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D.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对于资产减值准则中所列示的一种或多种减值迹象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这些减值迹象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可以不需因为上述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的迹象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