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有关投资业务资料如下,假定各方盈余公积计提的比例均为10%,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1)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5000万元从其他股东处购买了乙公司10%的股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原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0000万元(含一项存货评估增值200万元,一项无形资产评估增值4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甲公司对乙公司10%的股权投资存在以下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第二种情况甲公司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2)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商品,成本200万元,售价300万元,甲公司取得后至本年末已出售70%,其余形成存货;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000万元,在此期间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6000万元(其中上半年发生净亏损190万元)。此外投资时评估增值的存货至本年末已经对外出售70%。2014年年末,该10%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下列资产作为对价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乙公司50%的股权。追加投资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为60%,取得了对乙公司的控制权。该分步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甲公司作为对价的资产资料如下:①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40000万元(其中,成本为10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000万元,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产生其他综合收益5000万元),公允价值90000万元:②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900万元(其中,成本为17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公允价值2000万元;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300万元(其中,成本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0万元),公允价值3000万元。 2015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17559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41000万元、盈余公积11459万元、未分配利润103131万元),公允价值为175660万元,其差额70万元为无形资产评估增值。原持有10%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仍然为18000万元。 要求: 分别两种情况,编制2014年末有关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查看答案
甲公司有关投资业务资料如下,假定各方盈余公积计提的比例均为10%,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1)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5000万元从其他股东处购买了乙公司10%的股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原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60000万元(含一项存货评估增值200万元,一项无形资产评估增值4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甲公司对乙公司10%的股权投资存在以下两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第二种情况甲公司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2)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商品,成本200万元,售价300万元,甲公司取得后至本年末已出售70%,其余形成存货;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000万元,在此期间乙公司一直未进行利润分配。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16000万元(其中上半年发生净亏损190万元)。此外投资时评估增值的存货至本年末已经对外出售70%。2014年年末,该10%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下列资产作为对价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乙公司50%的股权。追加投资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为60%,取得了对乙公司的控制权。该分步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甲公司作为对价的资产资料如下:①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40000万元(其中,成本为10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000万元,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产生其他综合收益5000万元),公允价值90000万元:②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900万元(其中,成本为17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公允价值2000万元;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300万元(其中,成本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0万元),公允价值3000万元。 2015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17559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41000万元、盈余公积11459万元、未分配利润103131万元),公允价值为175660万元,其差额70万元为无形资产评估增值。原持有10%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仍然为18000万元。 要求: 分别两种情况,编制2014年7月1日有关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抵销处理包括的内容有______。
A. 企业集团内部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B. 企业集团内部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抵销处理
C. 企业集团内部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D. 企业集团内部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利润表的反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 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B.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C.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D.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持有半数或半数以下表决权的投资方应综合考虑下列事实和情况,以判断其持有的表决权与相关事实和情况相结合是否可以赋予投资方拥有对于被投资方的权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6%的投票权,剩余投票权由数千位股东持有,但没有股东持有超过1%的投票权,没有任何股东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或能够作出共同决策,可以其持有股权的绝对规模和其他股东持有股权的相对规模为基础,则甲公司拥有对乙公司的权力
B. 甲公司持有丙公司40%的投票权,其他十二位投资者各持有丙公司5%的投票权,若要改变协议,须获得三分之二的多数股东表决权同意。则甲公司拥有对丙公司的权力
C. 甲公司持有丁公司40%的投票权,其他十二位投资者各持有丁公司5%的投票权,股东协议授予甲公司任免负责相关活动的管理人员及确定其薪酬的权利,若要改变协议,须获得三分之二的多数股东表决权同意。但是由于甲公司确定股东协议条款赋予其任免管理人员及确定其薪酬的权利,足以说明甲公司拥有对丁公司的权力
D. 甲公司持有戊公司45%的投票权,其他两位投资者各持有被投资者26%的投票权,剩余投票权由其他三位股东持有,各占1%。不存在影响决策的其他安排,甲公司拥有对戊公司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