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会计。案例介绍:求助者20岁来本市上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市工作,25岁结婚,婚后夫妻一直感情很好,两个人经济状况一般,一直没有要孩子,但双方父母都希望他们早点生小孩。求助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怀孕了,俩人经商量决定要这个孩子。求助者为了不失去工作一直坚持到产前两周才休息。怀孕期间,求助者身体状况良好,情绪平稳,偶有紧张等情绪。由于分娩时间较长,产程不顺利,产后体虚,导致奶水不足,孩子出现湿疹、腹泻等情况。近四个月,求助者为此头痛、心动过速,情绪低落,对初生的女儿感到累赘和负罪感,白天精神差,缺少笑容,晚上难以入眠。心情压抑、烦躁、易发脾气,对什么都没兴趣,奶水愈发减少。总担心孩子会生病,怀疑自己能否把孩子养大。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从小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她包办,缺乏独立能力,虽然经济状况一般,但家庭美好和睦,也培养了她善良温和的性情。 封闭式询问常用于()。
A. 说明情况
B. 澄清事实
C. 获取重点
D. 展开讨论
查看答案
如果看跌期权的买方将该期权平仓,则该买方将变为看跌期权的卖方。()
A. 对
B. 错
A1/A2型题 技师用混装法先装下半型盒,泡水20min,涂肥皂水装上半型盒,半小时后,废水中泡10min准备开盒去蜡,但开盒十分困难,其原因最可能是()
A. 蜡尚未充分软化
B. 下半型盒石膏有倒凹
C. 上下型盒分离剂没有涂好
D. 下半型盒石膏稍有粗糙
E. 以上都不是
甲车向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按新车购置价确定保险金额为50000元。甲车在行驶中与乙车相撞,甲车车辆损失8000元,车上货物损失2000元,乙车车辆损失5000元。交通管理部门裁定甲、乙两车负同等责任,则保险人的赔款为()元。
A. 8000
B. 4000
C. 7500
D. 3600
案例分析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4岁,幼儿园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半年前偶然遇到了比她大几岁的儿时伙伴。得知对方一直对她有迷恋之情。从此,他们之间的关系迅速发展。此后几个月中,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然而有一天,就在他们从电影院回家的途中,儿时伙伴一直保持少见的沉默,当到求助者的家门口时,他提出分手不再来往。求助者无法相信和接受这样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内心非常痛苦,她不甘心地不停地给他打电话,不停地发短信,要求他给自己一个理由,可是都音讯皆无。求助者无法自拔,主动前来求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说说你痛苦的原因吗?求助者:他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我爱他!他也说过爱我,他这么一甩手,就此头也不回地走了,甚至连一句解释的话也没有。心理咨询师:你痛苦的原因是因为别人拒绝你,使你生气是吗?求助者:那当然是,我这么爱他,不应该被拒绝的,尤其是以这种方式。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很爱他,那么他也应该非常爱你,你是不应该被拒绝的。求助者:是啊。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当一个人喜欢别人时,别人就应该喜欢他。求助者:应该的,咱们不是都要礼尚往来嘛!心理咨询师:按你的逻辑推理,有一位男同事喜欢你,你肯定就应该喜欢他。求助者:(沉默)不能呀!心理咨询师:都是一个人喜欢另外一个人,在你喜欢别人时你要求别人必须喜欢你,在别人喜欢你时你却不必喜欢别人,你的说法前后是存在矛盾的,你怎样进行解释呢?求助者:是有些矛盾,但他也不能那样对我呀,一点理由都没有呀。心理咨询师:你认为痛苦和生气是由于他没告诉你理由,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处理问题,你认为你的信念是合理的,而他的做法和信念是不合理的,所以你生气。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由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改善自己的情绪。求助者:能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有些事情可以有明确的理由,也可以没有明确的理由,就像一枚抛出的硬币,落下来有多种可能,现在出现了你不想要的一种情况,你就出现了情绪反应,如果你能接受多种结果,你就能摆脱情绪困扰。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必须这么做,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如此痛苦和生气了。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本案例中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 脆弱性
B. 绝对化要求
C. 自主性
D. 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