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既往高血压10余年,未持续治疗,平时BP180/110mmHg,1d前患者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入院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病变可能性最大的血管为
A. 回旋支
B. 前降支
C. 对角支
D. 后降支
E. 右冠动脉
查看答案
患者,男,22岁,胸痛,同时伴发热,气急,心界明显扩大。心尖冲动位于心浊音界左缘内侧2cm,肝肋下5cm,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低电压。 奇脉的形成机制为
A. 吸气时胸腔内压降低,血液较易流入肺静脉及左心房
B. 吸气时胸腔内压升高,血液较易流入肺静脉及左心房
C. 吸气时右心室充盈增加,使室间隔向左心室移动
D. 右心室充盈增加,心包内压升高
E. 右心室充盈减少,心包内压降低
患者,男,54岁,1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海日2~3次,近2个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5~6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时心电图ST段呈一过性压低。 药物治疗可选用
A. 阿司匹林口服
B. 氯吡格雷口服
C. 静脉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
D. 美托洛尔口服
E. 低分子肝素抗凝
患者,男,54岁,1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海日2~3次,近2个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5~6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时心电图ST段呈一过性压低。 经系统药物治疗后心绞痛控制不佳,下一步的处理应该是
A. 增加扩冠药物剂量
B. 加强抗血小板治疗的力度
C. 选择性冠脉造影
D. 大剂量静脉溶栓治疗
E. 伍用调脂药物
患者,女,35岁。间断性胸闷不适2年,时有黑矇现象,近1周黑矇发作次数增多,伴晕厥1次来诊。检查后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A. 窦性心动过缓
B. 窦性停搏
C. 房室传导阻滞
D. 窦房传导阻滞
E. 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