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43~46题。全球化进程与政府问组织①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国际组织②作为全球化的动因和载体,推进着这一[时代浪潮]的涌动;另一方面,国际组织③又承受着全球化的挑战和冲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组织与成员国国家主权的关系,国际组织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组织结构、职能范围,以及与非政府间组织④的关系等,都面临在全球化进程中调整、改革和提升的需求。其自我适应能力的优劣,将决定国际组织在未来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文中加点的“表”“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涌动的全球化进程;里:作为全球化动因和载体的国际组织
B. 表:承受着全球化挑战和冲击的国际组织;里:作为全球化动因和载体的国际组织
C. 表:作为全球化动因和载体的国际组织;里:涌动的全球化进程
D. 表:作为全球化动因和载体的国际组织:里:承受着全球化挑战和冲击的国际组织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否则就是对这一称号的______。②春节临近,海峡两岸人民“三通”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台湾当局却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还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了。③著名足球评论员王健翔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中超联赛中执法不公的“黑哨问题”,就必须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A. 污蔑 搁浅 铲除
B. 诬蔑 搁浅 根除
C. 污蔑 搁置 根除
D. 诬蔑 搁置 铲除
以下是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 “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锉辱,不可以成德。” 《梅峰语录》卷上 材料2 “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 霍布斯:《论物体》,《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 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一事物都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的内容,说明它属于何种发展观。 (2)分析材料2的内容,说明它属于何种发展观。 (3)谈谈你对材料3的理解。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巾的首次应用,是在生产体系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经济学强调技术创新具有非独占性、不确定性、市场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根据以上的定义,下列行为属于经济学范畴技术创新的是()。
A. 欧洲协和飞机试飞成功,因其飞行成本巨大,故机票价格极其昂贵
B. 美国的航天技术极其发达和先进,航天飞机在太空自由飞翔
C. 五粮液集团经过长期的配方试验,在市场推出了低度酒,取得了极好的市场回报
D. 美国铱星公司的技术可使人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收发信息
阅读短文,回答题。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惟山的远古海底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区就是一片湛蓝的大海。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的假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______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______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______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______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对第三段的主要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
B. 浣明了地球的构造
C. 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D. 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