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儿,男,6个月,发热、喘憋3天,查体:体温38.4℃,呼吸64次/分,心率160次/分,面色苍白,烦躁,呻吟。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少许细湿啰音,肝肋下2cm,胸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强,双下肺纹理增粗。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吸氧
B. 镇静
C. 地塞米松
D. 吸痰
E. 静点大剂量抗生素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男性,70岁,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咳嗽、咳脓痰伴气急加重2周,今晨神志恍惚。体检:嗜睡,口唇发绀,两肺底湿啰音,心率116次/分,血压185/105mmHg。此时最主要的治疗在于()

A. 用降压药
B. 使用抗生素
C. 去除诱因
D.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E. 用利尿剂

男性,43岁,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天,行腹部立位X线平片检查,如下图根据病史及腹部平片,应诊断为()

A. 麻痹性肠梗阻
B. 单纯性肠梗阻
C. 绞窄性肠梗阻
D. 痉挛性肠梗阻
E. 乙状结肠扭转
F. 乙状结肠癌

男性,43岁,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天,行腹部立位X线平片检查,如下图关于肠梗阻的影像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扩张的肠袢靠拢形成咖啡豆状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的典型表现
B. 绞窄性小肠梗阻时肠袢嵌顿而充满液体,呈软组织团块阴影,形成"假肿瘤"征象
C. 麻痹性肠梗阻的特点是大小肠呈均等积气、扩张,可有气-液平面,扩张的肠管相互靠近,肠间隙正常
D. 急性不完全性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钡剂一般在乙状结肠下端呈鸟嘴样改变
E. 急性结肠梗阻时闭袢性扭转的特点是,结肠明显扩张,可达10~20cm,扩张的乙状结肠呈马蹄状,内有两个较宽的液面,其扩张的顶部可达中上腹部
F. 以上都不是

在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中,属于媒介因素的是()

A. 宗教信仰
B. 传播技巧
C. 社会习俗
D. 社会政治
E. 可获得性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