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4岁,因“右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乏力1个月”来诊。既往有外伤史。查体:右下肢局部皮肤颜色变深,可触及一搏动性肿物,并可闻及杂音。超声图像如下。动静脉瘘与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依据不包括()。
A. 动脉造影动静脉瘘可见动静脉之间的异常通道
B. 动静脉瘘的受累静脉扩张、血栓形成和血流动脉化
C. 动脉瘤常表现为搏动性肿物,而动静脉瘘的搏动性可以不明显
D. 动脉瘤不能在动静脉之间发现异常通道
E. 动脉瘤导致心脏扩大
查看答案
患者男,34岁,因“右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乏力1个月”来诊。既往有外伤史。查体:右下肢局部皮肤颜色变深,可触及一搏动性肿物,并可闻及杂音。超声图像如下。诊断依据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外伤史
B. 病变处触及搏动性肿物,闻及杂音
C. 病变处静脉可见反流
D. 病变处静脉迂曲、扩张
E. 病变处动脉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型
患者男,34岁,因“右下肢肿胀、麻木、疼痛、乏力1个月”来诊。既往有外伤史。查体:右下肢局部皮肤颜色变深,可触及一搏动性肿物,并可闻及杂音。超声图像如下。诊断应首先考虑下列哪一项?()
A. 海绵状血管瘤
B. 静脉血栓
C. 动静脉瘘
D. 静脉曲张
E. 动脉瘤
患者女,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间断眩晕20d”来诊。颈动脉超声:颈总动脉外径明显增宽扩张,管腔内线状膜样结构随血流搏动。 根据以下超声图像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 左侧颈总动脉后壁局限性狭窄
B. 左侧颈总动脉呈双腔结构
C.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
D. 颈总动脉真、假腔内血流方向一致
E. 颈总动脉真、假腔内血流方向不一致
F. 颈总动脉真腔内血流速度正常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脊液典型生化改变为()
A. 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加,蛋白质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B. 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加,蛋白质正常,糖、氯化物稍增加
C. 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加,蛋白质正常,糖、氯化物稍降低
D. 压力增高,白细胞数<1×10/L,蛋白质稍增加,糖、氯化物正常
E. 压力增高,白细胞数>1×10/L,中性粒细胞增加,蛋白质增高,糖、氯化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