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关于法的这一特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法律得以实现的保证力量来自于它自身
B.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明显区别之一是其具有程序性
C.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
D. 法的强制力本质上属于自然力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有关法律语言、法律规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义务性规则的行为模式为“应为”或“勿为”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实施细则,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一规则是委任性规则
C. 法官适用法律的过程不是适用法律语句本身的过程,而是适用法律语句之中的语义的过程
D. 法律条文完全可以不表述法律规则

关于法律条文、法律语言和法律规则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法律条文的表述必须使用法律语句
B. 非规范性条文也可以表述法律规范
C. 法律条文须包含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 法律条文就是法律规则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该条文规定的是确定性规则
B. 该条文是规范性条文
C. 该条文规定了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D. 该条文具有规范性指引的作用

关于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宪法规定的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而非公民
B. 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C. 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创作小说,但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能发表
D. 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