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8cm,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mn,耻骨弓角<90°”的骨盆类型是
A. 均小骨盆
B. 扁平骨盆
C. 横径狭小骨盆
D. 漏斗骨盆
E. 畸形骨盆
查看答案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患者女性,28岁。孕1产0,孕36周。骨盆测量:髂棘间径23cm,髂嵴间径25cm,骶耻外径18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对角径13cm。 该患者的径线不正常的是
A. 对角径
B. 骶耻外径
C. 髂嵴间径
D. 坐骨结节间径
E. 髂棘间径
患者女性,37岁。孕2产0,孕40周。因羊水Ⅱ度粪染,行产钳助娩术,新生儿出生1分钟时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不规则,四肢肌张力略小,吸痰时有轻度喉反射,躯干红而四肢青紫。 对该新生儿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 出生后立即擦干羊水及血迹,注意保暖
B. 胎头娩出后及时清除鼻咽部黏液、羊水
C. 出生后立即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D.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基础上,给予氧气吸入
E. 应及时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患者女性,28岁,孕1产0,孕40+2周,经阴道分娩一男活婴,体重3400g,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分娩后半小时阴道流血约700ml,诊断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针对该情况,首选的止血方法是
A. 按摩子宫
B. 应用宫缩剂
C. 宫腔填塞纱条
D. 盆腔血管结扎
E. 子宫次全切除术
患者女性,26岁。孕3产0,孕35周时B超显示胎盘位于子宫前壁下段,部分覆盖宫颈内口,产科检查正常。 根据B超及结合临床检查,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部分性前置胎盘
B. 完全性前置胎盘
C. 边缘性前置胎盘
D. 中央性前置胎盘
E. 以上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