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信道带宽为3000Hz,根据尼奎斯特(Nyquist)定理,理想信道的波特率为 (1) 波特,若采用QPSK调制,其数据速率应为 (2) ,如果该信道信噪比为30dB,则该信道的带宽约为 (3) 。设信道误码率为10-5,帧长为10Kb,差错为单个错,则帧出错的概率为 (4) 。若整个报文被分成5个帧,帧出错的概率为0.1,纠错重发以报文为单位,则整个报文的平均发送次数约为 (5) 次。 2()
A. 6Kbit/s
B. 12Kbit/s
C. 18Kbit/s
D. 24Kbit/s
查看答案
帧中继网的虚电路建立在 (1) ,在用户层面采用的协议是 (2) 。这种网络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但增加了拥塞控制功能。如果沿着帧传送方向出现了拥塞,则把帧地址字段中的 (3) 位设置为1,这样接收方就可通过 (4) 协议要求发送方降低数据速率。最适合提供帧中继业务的网络是 (5) 。 3()
A. BECN
B. FECN
C. DECN
D. TECN
与线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最大的优点是 (1) ,最大的缺点是 (2) 。设待传送数据总长度为L位分组长度为P位,其中头部开销长度为H位,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数为h,每个键路上的延迟时间为D秒,数据传输率为B bit/s,线路交换和虚电路建立连接的时间都为Ss,在分组交换方式下每个中间节点产生d bit的延迟时间,则传送所有数据,线路交换需时间为 (3) s,虚电路分组交换所需时间为 (4) s,数据报分组交换所需时间为 (5) s。([X]表示对X向上取整) 2()
A. 增大延迟
B. 不能实现链路共享
C. 不能实现速率转换
D. 不能满足实时应用要求
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可以把大的网络分成小的子网,例如把子网掩码为 255.255.0.0的网络40.15.0.0分为两个子网,假设第一个子网为40.15.0.0/17,则第二个子网为 (1) 。假设用户X1有2000台主机,则至少应给他分配 (2) 个C类网络,如果分配给用户X1的网络号为196.25.64.0,则指定给X1的子网掩码为 (3) ;假设给用户X2分配的C类网络号为196.25.16.0~196.25.31.0,则X2的子网掩码应为 (4) ;如果路由器收到一个目标地址为11000100.00011001.01000011.00100001的数据报,则该数据报应送给 (5) 用户。 2()
A. 4
B. 8
C. 10
D. 16
对照ISO/OSI参考模型各个层中的网络安全服务,在物理层可以采用 (1) 加强通信线路的安全;在数据链路层,可以采用 (2) 进行链路加密;在网络层可以采用 (3) 来处理信息内外网络边界流动和建立透明的安全加密信道;在传输层主要解决进程到进程间的加密,最常见的传输层安全技术有 (4) ;为了将低层安全服务进行抽象和屏蔽,最有效的一类做法是可以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建立中间件层次实现通用的安全服务功能,通过定义统一的安全服务接口向应用层提供 (5) 安全服务。 3()
A. 防窃听技术
B. 防火墙技术
C. 防病毒技术
D. 防拒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