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办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 “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家所出《考工记扩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
B. “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C. 本文作者对“韦”宇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查看答案
Scarcely ________________(她看见报纸上的广告) when she booked a package tour with Bright Travel Service.
甲商店和乙冰箱厂签订买卖冰箱的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购买冰箱300台,总价款60万元。甲在收到冰箱后1个月内付款,甲在收到冰箱后须向乙先行支付定金10万元。任何一方违约,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8万元。甲收到冰箱但未按期支付定金。乙多次催要未果,于是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甲收到冰箱后即行将1台冰箱卖给丙,丙在使用过程中,冰箱甲漏电导致丙的人身伤害,丙为此花去医疗费等费用2 000元。丙于是向甲提出赔偿要求,甲以冰箱是由乙生产为由拒绝赔偿。经查:冰箱漏电是因为仓储者丁未妥善保管冰箱使冰箱受潮所致。 问:(1)本案涉及哪些主要民事法律关系 (2)乙是否有权以甲未交付定金为由.要求甲支付违约金并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3)对于甲不交付定金的行为,乙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4)对于丙的损失,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5)如何确定甲、乙、丁的民事责任
作家的作品只有扎根于现实,来源于群众,才能够引起大多数读者的兴趣,否则就是无源之死水,无根之朽木,自然无人间津。由此可以推知( )
A. 来源于现实的作品必然会有很多读者
B. 作家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
C. 得到大多数读者支持的作品必然来源于现实
D. 人民群众才是作品的创作者
法律汇编,在我国指将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按照发布的年月日顺序),或者按照一定的分类汇编成册的公开出版物。下列出版物属于法律汇编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代表分省情况统计登录手册》
B. 《建筑法》释义
C. 由法律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欧美行政诉讼法比较研究》
D. 《经济法规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