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儿男,3岁,因“全身散在出血点2周”来诊。3周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静脉输液2d。查体:咽淋巴滤胞增生,颌下可触及2个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肝、脾不大。血常规:Hb118g/L,RBC3.9×10/L,WBC5.9×10/L,N0.46,L0.52,单核细胞0.02,PLT19×10/L,网织红细胞0.005。 适当的治疗措施包括()
A.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 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C. 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
D. 腹腔镜脾切除
E.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F. 输注血小板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32岁,反复低热伴腹泻3个月,近1周阵发性脐周痛,午后盗汗。查体:全腹部饱满,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可触及3cm×4cm肿块。化验:ESR60mm/h,PPD皮试硬结直径为18mm,肥达试验阴性。 最可能的疾病是()。
A. 结核性腹膜炎
B. 右输尿管结石
C. 卵巢囊肿
D. 阑尾周围脓肿
E. 肠伤寒
F. 克罗恩病
G. 右半结肠癌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3岁2个月,因“生长发育落后”来诊。患者1岁2个月会爬,2岁会站,至今不能独立行走,只会喊“妈”。平时食量少,排粪每2天1次,精神状态较差,呼之反应差。查体:体重12kg,身高88cm。 首先考虑的诊断有()
A. 生长激素缺乏症
B.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 自闭症
D.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E.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5岁。一月来自觉乏力、易疲劳、食欲不振,伴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自行服用抗酸、助消化、促胃肠动力等药物后,病情无好转,且逐渐加重,5天前起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深,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表现,同时出现烦躁、易怒;患者于4~5小时前出现神志不清。查体:神志不清,呼之有反应,反应迟钝.定时、定人、定向能力减退,扑翼样震颤(+),BP120/70mmHg,肝病面容,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HR82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四肢见自主活动,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患者既往有血糖增高史,未重视,未进一步检查。 提示:根据上述资料,患者诊断为亚急性肝衰竭(晚期)。为明确病因,此患者需完善下列哪些病史及相关检测、检查()。
A. 饮酒史
B. 特殊肝损药物服用史
C. 家族遗传病史
D. 传染病史及肝炎病毒检测
E. 工业毒物接触史
F. 婚育史
G. 冶游史
H. 吸烟史
I. ANA、ENA
J. 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
K. 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28岁。以“右下腹至全腹剧痛10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参加宴会,饮酒饱餐后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并很快转移至全腹。深呼吸、变换体位时加剧,静卧、两腿屈曲时腹痛减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无咖啡样物及鲜血。病后自觉畏寒,发热,无寒战。未排气、排便。既往史:无右下腹疼痛史,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及反酸、胃灼热史。服用胃药可缓解,无呕血便血史。查体:T38.0℃,P88次/分,R37次/分,BP120/80mmHg,急性面容,神志清楚,平卧位,两腿屈曲,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拒按,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为主,肾区叩痛阴性。 下一步应为患者做哪些检查及化验?()
A. 立位腹平片
B. 血、尿常规及淀粉酶
C. 上消化道造影
D. 腹部超声
E. 肛诊
F. 肺CTG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