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群发短信“善意”提醒,诱使网民上网操作 B. 大学官方发送的通知 C. 高仿真网站制作,欺骗网民透露账号与密码 D. 连贯转账操作,迅速转移网银款项
A.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及端口 B. 将主机名设置为使用者的名字 C. 关闭打印与共享服务(SMB) D. 关闭不必要的共享,特别是可写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