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B.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
D. 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提出“信仰得救”的主张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人体内某激素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
B. 由图可知此激素不是促甲状腺激素
C. 该激素能够催化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D. 控制该激素合成的基因在特殊细胞中才存在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 浆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效应T细胞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 因行称义
B. 因信称义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理性至上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共同高明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最准确的是()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