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患儿,头颅大,前额突出,前囟大,肋骨呈串珠状,血清钙2.0mmol/L,血清磷1.1mmol/L,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智力一般。该患儿最可能为( )
A. 佝偻病
B. 散发性呆小病
C. 地方性呆小病
D. 脑积水
E. 软骨营养障碍
查看答案
4岁小儿,有方颅,肋骨串珠,“O”形腿,精神与睡眠尚好,血清钙2.5mmoL/L,血清磷1.61mmoL/L,碱性磷酸酶10U。该患儿可能是( )
A. 佝偻病初期
B. 佝偻病激期
C. 佝偻病恢复期
D. 佝偻病后遗症期
E. 呆小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O”形腿的表现见于( )
A. 3岁以上小儿
B. 1岁以上小儿
C. 10~12个月小儿
D. 8~9个月小儿
E. 3~6个月小儿
5个月婴儿,夜间烦躁不安、多汗、枕秃,有颅骨软化。血清钙2mmol/L(8mg/d1),血磷1.0mmol/L(3mg/d1),碱性磷酸酶310U/L(金氏单位)。应采取的诊断及治疗是( )
A. 佝偻病活动早期,维生素D治疗
B. 佝偻病早期,维生素D预防
C. 佝偻病恢复期,维生素D治疗
D. 佝偻病活动激期,维生素D治疗
E. 佝偻病后遗症期,不需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正确治疗步骤是( )
A. 维生素D→补钙→止痉
B. 补钙→止痉→维生素D
C. 止痉→补钙→维生素D
D. 维生素D→止痉→补钙
E. 止痉→维生素D→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