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总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将一专业工程分包。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1: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在熟悉设计文件时发现部分设计图纸有误,即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口头汇报。建设单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设计交底会,并向设计单位指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在会后整理会议纪要。在工程定位放线期间,总监理工程师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安排监理员到现场复验总承包单位报送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控制点。事件2: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材料,因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不符,施工单位不予接收保管,建设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协调处理。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总承包单位在某隐蔽工程施工时,未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即进行隐蔽。事件4: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填写了工程竣工报验单,连同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便签署了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该报告后,即将工程投入使用。问题 分别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7万m2,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檐高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根据现场条件,厂区内设置了办公区、生活区、木工加工区等生产辅助设施。临时用水进行了设计与计算。事件2:为了充分体现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项目部在临建施工及使用方案中提出了在节能和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要点。事件3:结构施工期间,项目有150人参与施工,项目部组建了10人的义务消防队,楼层内配备了消防立管和消防箱,消防箱内消防水龙带长度达20m;在临时搭建的95m2钢筋加工棚内,配备了2只10L的灭火器。事件4: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提出项目经理部在安全与环境方面管理不到位,要求该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在本项目的运行进行“诊断”,找出问题所在,帮助项目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事件5:工程验收前,相关单位对一间240m2的公共教室选取4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见下表。 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 点位 1 2 3 4 甲醛/(mg/m 3 ) 0.08 0.06 0.05 0.05 氨/(mg/m 3 ) 0.20 0.15 0.15 0.14 问题 事件4中,该企业为了确保上述体系在本项目的正常运行,应围绕哪些运行活动展开“诊断”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3层,地上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6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基坑支护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了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基坑支护降水方案进行比选后确定。事件2: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事件3:结构施工到十层时,工期严重滞后。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项目部安全员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问题 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于2013年2月20日签订了某22层综合办公楼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1)人工费综合单价为45元/工日;(2)一周内非承包方原因停水、停电造成的停工累计达8h可顺延工期1d;(3)施工总承包单位须配有应急备用电源。工程于3月15日开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3月19~20日遇罕见台风暴雨迫使基坑开挖暂停,造成人工窝工20工日,1台挖掘机陷入黏土中。事件2:3月21日施工总承包单位租赁一台塔式起重机(1500元/台班)吊出陷入黏土中的挖掘机(500元/台班),并进行维修保养,导致停工2d,3月23日上午8时恢复基坑开挖工作。事件3:5月10日上午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口头紧急通知停工,5月11日监理工程师发出因设计修改而暂停施工令;5月14日施工总承包单位接到监理工程师要求5月15日复工的指令。期间共造成人工窝工300工日。事件4:6月30日地下室全钢模板吊装施工时,因供电局检修线路停电导致工程停工8h。事件5:主体结构完成后,施工总承包单位把该工程会议室的装饰装修分包给某专业分包单位,会议室地面采用天然花岗岩石材饰面板,用量350m2。会议室墙面采用人造木板装饰,其中细木工板用量600m2,用量最大的一种人造饰面木板300m2。针对事件1至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问题 事件5中,专业分包单位对会议室墙面、地面装饰材料是否需进行抽样复验分别说明理由。

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7万m2,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檐高25.2m,主体为框架结构,砌筑及抹灰用砂浆采用现场拌制。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根据现场条件,厂区内设置了办公区、生活区、木工加工区等生产辅助设施。临时用水进行了设计与计算。事件2:为了充分体现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项目部在临建施工及使用方案中提出了在节能和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要点。事件3:结构施工期间,项目有150人参与施工,项目部组建了10人的义务消防队,楼层内配备了消防立管和消防箱,消防箱内消防水龙带长度达20m;在临时搭建的95m2钢筋加工棚内,配备了2只10L的灭火器。事件4: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提出项目经理部在安全与环境方面管理不到位,要求该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在本项目的运行进行“诊断”,找出问题所在,帮助项目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事件5:工程验收前,相关单位对一间240m2的公共教室选取4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见下表。 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 点位 1 2 3 4 甲醛/(mg/m 3 ) 0.08 0.06 0.05 0.05 氨/(mg/m 3 ) 0.20 0.15 0.15 0.14 问题 指出事件3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方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