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词语中,加[]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 [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 [蠕]动怯[懦][孺]子嗫[嚅]
D. [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得当的是()。

A. 既然天下雨了,因此我要带雨伞。
B.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C. 即使条件很差,我们到底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D. 虽然小王同学只说了这么一句,但却深刻地概括了当代中学生的风貌。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小数取2位。)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问题一:甲出版社给陈某的预付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问题二:甲出版社在2004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问题三:甲出版社在2005年底应该支付给陈某的版税税前金额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问题四:为什么说乙期刊社侵犯了陈某的权利?问题五:为什么说乙期刊社也侵犯了甲出版社的权利?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在DNA分子上
C. 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DNA分子
D. 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下列各字中,属于部首的字是()。

A. 且
B. 鼠
C. 半
D. 曲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