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10岁,因“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不止,伴黑粪1天”来诊。患者自幼易发生牙龈出血伴鼻出血。否认家族史,父母系近亲结婚。查体:无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8×109/L,血小板115×109/L,血红蛋白118g/L;凝血检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32秒,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4秒,血浆凝血酶时间(TT)13秒,纤维蛋白原2.9g/L。 提示患者检查结果示出血时间>15分钟,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引起出血可能的病因有()

A. 血小板无力症
B.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C. 灰色血小板综合征
D.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E. 过敏性紫癜
F. 血管性血友病
G. 维生素K缺乏症
H. 蛋白C缺乏症
I. 获得性血友病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患儿,7岁,社会性别为女性,因“阴蒂肥大”来诊。查体:阴蒂横径约1cm,长约2.5cm,阴蒂包皮背侧堆积明显并覆盖阴蒂头背侧,腹侧为红润组织,勃起时向下倾斜并弯曲,未见明显小阴唇结构,大阴唇有皮肤皱褶,左侧大阴唇内可触及蚕豆大小肿物,可活动。尿道外口位于双侧大阴唇间中段,直径约2mm。无阴道开口。 支持男性阴囊型尿道下裂的诊断依据有()

A. 性格内向
B. “大阴唇”皮肤有皱褶
C. “阴蒂”勃起时坚挺,极度弯曲
D. 尿道外口位于双侧“大阴唇”之间
E. B型超声:右侧腹股沟内类似睾丸样组织
F. B型超声:盆腔内无子宫及附件
G. 血浆睾酮值高于正常
H. 体形瘦小
I. 染色体核型为46,XY

案例分析题22岁的大学生因发热,荨麻疹、关节痛和关节炎前来就诊。检查时,未发现任何病因,症状自动消退。几周后复诊时有恶心、呕吐、头痛、厌食、萎靡不振、发热、强烈的骚痒感和右上腹部疼痛。检查发现肝大及黄疸。病人自述尿液颜色变深,粪便已变成粘土色。验血报告血清中转氨酶、胆红素和总丙种γ-球蛋白升高,且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抗-HBs和抗-HBe及抗-HAV阴性。 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 肺炎克氏菌
B. 绿铜假单胞菌
C. 结核杆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百日咳杆菌

患儿男性,5岁,因“头面部柴油火焰烧伤后2小时”来诊。患儿头发烧焦,面部肿胀,睁眼受限,呼吸急促,轻度声音嘶哑。 此时不宜采取的治疗是(提示 伤后2周面部创面基本愈合,头顶部残留一创面,约5 cm×8 cm,颅骨外露,骨膜部分坏死,创面周围肉芽组织新鲜。)()

A. 将烧伤的颅骨去除,行邻近局部皮瓣转移
B. 可任其烧伤颅骨自然分离,待死骨脱落或移除后,在肉芽创面上植皮
C. 将坏死骨凿除,在新鲜的板障上植皮或用局部皮瓣覆盖于新鲜骨面
D. 采用骨钻多处密集钻孔,孔间距均为0.5cm,钻至出血的健康骨质或骨髓腔为止,并用咬骨钳轻轻咬除孔周坏死骨质,待肉芽长出后,再行游离植皮
E. 等待坏死骨外板自然分离脱落后,于肉芽创面上植皮
F. 凿取或锯取临近健康颅骨外板,带骨膜移植至缺损区,然后转移临近皮瓣覆盖植骨区,供区采用皮片移植

案例分析题患儿,7岁,社会性别为女性,因“阴蒂肥大”来诊。查体:阴蒂横径约1cm,长约2.5cm,阴蒂包皮背侧堆积明显并覆盖阴蒂头背侧,腹侧为红润组织,勃起时向下倾斜并弯曲,未见明显小阴唇结构,大阴唇有皮肤皱褶,左侧大阴唇内可触及蚕豆大小肿物,可活动。尿道外口位于双侧大阴唇间中段,直径约2mm。无阴道开口。 正确的处理有()(提示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后10天出现一处直径约1mm的尿瘘。)

A. 此尿瘘影响不大,可不予处理
B. 少饮水以减少尿量及排尿频次,利于尿瘘愈合
C. 嘱患儿排尿时堵住瘘口
D. 切除瘘口表皮,硅胶片衬垫减张尼龙线缝合关闭瘘口
E. 若1个月后瘘口增大至2mm,须立即行尿瘘修补术
F. 若瘘口未能愈合,术后间隔6个月以上再行尿瘘修补术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