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农民,因上腹饱胀不适,肝区隐痛1个月余入院。病人于1月前无诱因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饱胀,肝区隐痛,在当地诊所按“胃炎”给予西米替丁等治疗,但无效,且症状有加重趋势,故今日入我院。病人病前2月经常下水捕鱼、有生食鱼虾历史。家族中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史。查体:T37℃,P65次/分,R18次/分,BP120/9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扁桃体无肿大,无皮疹,颈软,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肝肋下4cm,质中,轻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肾区无叩击痛,下肢未见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均为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105~125g/L,WBC15~17×109/L,嗜酸性粒细胞0.20~0.40;血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大便2次集卵均未找到血吸虫卵;B超检查:肝肿大。给以吡喹酮治疗,服药后第2天肝区疼痛有所好转。本例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男,25岁,于6月去海南岛旅游回南昌2周,高热5天,伴发冷、寒战,继之高热、大汗、呕吐、腹泻。当地按肠炎给予氟哌酸处理,体温有短暂下降后以上症状又复现,每日无规律发作,病后3天出现剧烈头痛,谵妄、遂进入昏迷伴有间歇性抽搐。查体:血压正常,神志不清,颈项强直,克、布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脾在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18,单核细胞0.04,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数0.04×109/L,生化检查结果正常,尿、粪常规正常。简述处理原则。
患者,男,36岁,民工,因畏寒,发热1个多月入院。1月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不规则发热,盗汗,体温最高达40℃,在当地按“感冒”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前1天突发鼻衄,量约600ml。于2005年5月10日急诊入院。患者1月前曾有白蛉叮咬史。查体:T39.3℃,精神较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脾左乳头线肋下10cm,平脐下2cm,质中,移动性浊音(-)。四肢活动好,无浮肿。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RBC2.8×1012/L,Hb78g/L,PLT60×109/L。骨髓涂片检查:查见利什曼无鞭毛体。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写出该病的诊断依据。
肋骨的外伤可不表现为骨折,而表现为脱位。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