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订父祖官爵、门第。此后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终结
B. 三省六部制实行
C. 察举制的完善
D. 科举制的推行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B. 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C. 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D.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 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 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机构的()①宋代设立枢密院②元代设立中书省③明成祖设立内阁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D.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