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91—95题。太阳风是1958年人造卫星测得,并为美国科学家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1962年,“水手2号”飞船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1964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发表了一篇杰作《太阳帆船》,公开提出利用太阳光子流形成的太阳风扬帆碧空,实现星际航行。这个设想很有“刺激性”,很鼓舞人。1994年11月2日美国航天航空局为此专门发射了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耗费2亿美元,用来对太阳风进行为期3年以上的观测研究。那么,什么是太阳风呢?所谓太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太阳是由太阳核、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共同组成的。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稀薄的等离子体组成,粒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万至10000万个,温度约为15000摄氏度。由于太阳温度极高,引起日冕连续不断地向外膨胀,驱使这些由低能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体不停地向行星际空间运动。这些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达到每秒350公里以上,最高每秒达1000公里。尽管太阳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要大28倍,但这样高速的粒子流仍有一部分要冲脱太阳的引力,像阵阵狂风那样不停地“吹”向行星际空间,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科学家根据对太阳风的基本特征的了解,现已查明:太阳风的风源来自“冕洞”。“冕洞”是日冕表面温度和密度都较低的部分,在X光射线和紫外线下看起来比周围地带要暗,就像是一个个的黑洞,不间断地出现在太阳“两极”地区。随着太阳旋转而旋转的冕洞,如同草地上浇水的水龙头,把太阳内部爆发产生的“高速等离子流”抛向太空。由于太阳自转会合周期是27天,因此,每隔27天,源于冕洞的“太阳风”就会“扫过”或“吹向”地球一次。“太阳风”从太阳“吹”向地球,一般只需要5至6天的时间。它一直可以“吹送”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日冥距离”(约合50个天文单位,即50×1.49亿公里)的4倍处,才被星际气体所制止。强劲的太阳风“吹”向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强大的太阳风能够破坏原来条形磁铁式的磁场,将它压扁而不对称,形成一个固定的区域——磁层。磁层的外形像一只头朝太阳的“蝉”,“尾部”拖得很长很长。而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可以激发地球上南北极及其附近上空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这些微粒受激后,能发出多种形态的极光。巨大的冲击还能强烈地扭曲磁场,产生被称为“杀手”的电子湍流。这种电子湍流不但能钻进卫星内部造成永久性破坏,还能切断变电器及电力传送设施,造成地面电力系统全面崩溃。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还会使地球上空电离层受到干扰,引起磁爆,给无线电短波通信、电视、航空和航海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太阳风也会引发磁层亚暴。在磁层亚暴期间,距离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处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真空放电和高压电弧,给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带来灾难,甚至导致卫星陨灭。1998年5月发生的一次太阳风使美国发射的一颗通信卫星失灵,导致美国4000万个寻呼用户无法收到信息。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B. 从太阳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 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D. 从太阳发出的会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强大的带电子粒子流
下列对“这一发现”“显示了其新一代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能力”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发现比此前发现的太阳系的星体远得多
B. 这一发现已使地面望远镜能够观测到太阳系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以外20亿英里的太空
C. 新发射的“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目前的加入,将太阳系拓展了20亿英里
D. 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比最遥远的太阳系行星冥王星更远的新的太空区域
有关公务员的考核、奖励、处分、职务升降、转任、回避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被称为国家公务员()。
A. 新陈代谢制度
B. 激励约束制度
C. 职业发展制度
D. 职业保障制度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依据是()。
A. 本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 硫酸铁可以让蓝色海洋变绿
C. 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 试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