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基本情况 胡容棕先生现年45岁,是某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股东,该公司为小型制造业公司;爱人陈明莉现年40岁,两人育有一个15岁的女儿与一个7岁的儿子。 二、资产负债情况 1.上月末以成本记账的净资产为924329元。 2.本月末资产负债表如下: 家庭资产负债表(成本记账)(单位:元) 资产 期末数 负债和净值 期末数 定期存款 200000 购房贷款 561680 旧房 326667 负债合计 561680 新房 802400 汽车 104000 股票 58900 基金 10000 净值 940287 资产合计 1501967 负债与净值合计 1501967 三、收支情况 本月现金流量表(税后)(单位:元) 项目 金额 现金流入 丈夫工资收入 16000 妻子工资收入 6000 资本利得 1566 房租 1500 基金赎回 10000 现金流入合计 35066 现金流出 食品 800 衣着 500 教育 1300 交通通讯费 1000 医药保健 900 朋友聚会 600 定期险保费 1200 住宅还贷利息 2808 住宅还贷本金 1931 股票投资 40000 基金定投 1000 现金流出合计 52039 四、保险情况 胡先生10年前购买了一份保额为15万元的20年期定期寿险,保费已缴清。 五、客户特殊情况与理财目标 1.近期,公司的生意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有一个接获订单的机会,但是如果接这笔订单就必须扩大公司的产能增加设备的投资,具体如下:期初需增加设备投资250万元,设备预期使用年限为10年,这将使公司第1年末的营业收入增加250万元,其后每年营业收入以5%的比例增长,第1年末的费用增加225万元,其后每年费用成长率为3%,现在胡先生陷入两难。 2.胡先生理财目标为:两名子女将分别于3年后及11年后上大学,学费现值2万元,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两年,学费每年现值20万元;15年后退休,每年退休金现值12万元,准备25年。 六、假设条件 1.胡先生要求的必要回报率为8%。 2.胡先生刚购置新房,贷款七成,15年期,利率6%。学费增长率5%,通货膨胀率3%。 3.假设胡先生适用效用函数U=E(R)-0.005Aσ2,其中A为风险厌恶系数。某风险属性调查问卷设定风险厌恶系数A在2~8之间,根据该问卷测得胡先生的风险厌恶系数A为2。 4.目前票面价格为100元的1年期零息债券价格为97.09元。 5.上表中收入均为税后收入。 根据胡先生现有家庭财务报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 胡先生家庭资产负债率为37.4%
B. 胡先生家庭当期净资产增长率为1.73%
C. 胡先生家庭本月的净储蓄为15958元
D. 胡先生家庭本月的自由储蓄率为63.66%
查看答案
小明等三位同学利用周末时问调查某时段内华强北路、新洲南路和彩田中路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数量).事后,三位同学仅提供了以下信息: (1)新洲南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00辆。 (2)华强北路比彩田中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00辆。 (3)彩田中路车流量的3倍与华强北路车流量的差,是新洲南路车流量的2倍。 请根据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求出该时段华强北路、彩田中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
理财师王鑫为其新客户刘云制订理财规划方案,收集资料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况 刘云现年35岁,某私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已工作5年;其太太为全职主妇,年龄35岁;两人于3年前结婚,女儿刘欢刚满1岁。 二、资产负债情况 1.刘云目前有现金3000元,活期存款20000元,股票型基金成本价150000元,市值80000元,债券基金成本价80000元,市值81000元。刘云半年前购买了某银行发行的1年期结构性理财产品,成本为50000元,6个月后到期,该产品与某海外基金挂钩,预期最高收益率可达20%,但如该产品的挂钩标的下跌,最大损失可达40%,目前可提前赎回,但损失已达30%。 2.刘云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为20000元,医疗保险金个人账户余额为3000元。 3.刘云刚购置了价值。700000元的住房用于自住,该住房首付款为210000元,按揭贷款490000元,其中,住房公积金贷款200000元,商业贷款290000元,贷款年限20年,按月本利平均摊还。假设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87%,商业贷款利率为5.05%。 三、收支情况 刘云税前月收入为12000元,12月份另发放年终奖金24100元;全家月生活支出为5000元,如刘云发生保险事故,全家生活支出降为原先的80%。 四、保险情况 刘云已购买某终身寿险产品,保额20万元,20年期缴,年保费5000元,刚缴完首期保险费,无现金价值。 五、理财目标 1.刘云30年后退休,退休后维持现在每月现值为5000元的生活水平,余寿20年。 2.在女儿刘欢18岁时,准备好其大学本科4年、每年现值2万元的高等教育基金。 3.5年后开始赡养父母,预计持续10年,每年赡养支出的现值为10000元。 六、假设条件 1.失业保险金缴存比例为工资的1%,个人养老保险金账户缴存比例为工资的8%,住房公积金单位与个人缴存比例各为工资的6%,医疗保险金个人账户缴存比例为工资的2%,上年度月社平工资为3000元。 2.当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上限为200000元。 3.假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报酬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3%,学费年增长率为5%。 4.指数型基金长期回报率为9%。 刘太太利用闲暇时间上网写博客已有3年时间,文笔颇为不错。最近某出版社看中了刘太太的文笔,并邀其就家庭生活题材写一本小说,预计全部稿费12万元,写作过程中会有3万元费用产生。出版社提供以下三种付费方式供刘太太选择:1.直接支付稿酬12万元;2.与刘太太签订1年短期劳动合同,支付其税前月工资7500元(不考虑三险一金缴费),另报销费用3万元;3.支付9万元稿费,另报销费用3万元。刘太太就付费方式的选择问题向理财师咨询,理财师应给出的最佳建议是______。
A. 选择领取12万元稿费的方式
B. 选择签订1年短期劳动合同
C. 选择支付稿酬9万元,报销费用3万元的方式
D. 三种支付方式没有差别
张先生和张太太刚刚喜得千金,在感到巨大的喜悦的同时,家庭开销大幅度增加,二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并找到一位金融理财师协助规划家庭的未来。 张先生和张太太的相关信息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况 张先生今年35岁,是一名IT工程师,已工作10年;张太太30岁,是同一家公司的行政人员,已工作8年。 双方父母均刚刚退休,有社保和退休工资,预计需要赡养25年。 二、家庭收支情况 张先生每月税前收入12000元,年底另有10万元的绩效奖金,张太太每月税前收入4000元,年底另有2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 家庭开支由女儿出生前每月5000元增加到现在每月8000元。 三、家庭资产负债情况 张先生家目前有20万元定期存款,无负债。张先生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60000元,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40000元,医疗个人账户余额10000元;张太太公积金账户余额15000元,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10000元,医疗个人账户余额2500元,每年年底结转一次。 四、保险状况 除社会保险外,张先生单位有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可报销社会统筹个人分摊额的90%及社保医疗目录内封顶线以上费用的90%。意外险保额50万元,张太太没有任何商业保险。 五、理财目标优先顺序如下 1.3年后买一套现价150万元的房产,用于自住,尽量使用公积金贷款,贷款期限15年。 2.18年后负担女儿上大学和硕士的学费,大学4年,每年的学费现值2万元,出国留学2年,每年费用现值20万元。 3.25年后夫妻一起退休,希望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预期退休后生活30年。 六、假设条件: 1.相关信息如下: ·夫妻工资成长率与社平工资成长率均为5%。 ·通货膨胀率:3%。 ·学费成长率:5%。 ·房价成长率:2%。 ·养老金收益率:6%。 ·住房公积金收益率:5%。 2.利率水平稳定,5年内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5%,5年以上6.5%;5年内商业贷款利率为7%,5年以上8.5%。当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上限80万元,贷款成数最高七成,最长30年。 3.定期存款收益率2%,国库券收益率3%,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报酬率6%,标准差7%,股票型基金收益率10%,标准差20%。 4.张先生夫妻退休前的年投资报酬率8%,退休后的年投资报酬率5%。 5.三险一金提拔率:医疗2%,失业1%,住房公积金12%,养老8%。缴费上限为地方月平均工资的3倍。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为3000元。张太太社保缴费以当年工资为基数计算。 6.租给个人的房租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率及附加为1.65%,房产税率4%,个人所得税率为10%。 7.退休后能够维持每年现值6万元的生活水平,保险事故发生后,家庭开支为现在的80%。 如果现在从存款中拿出15万元用于积累首付,且只使用公积金贷款,那么为实现购房目标,张先生在购房前每年的应有储蓄为______。(答案取最接近值。)
A. 3万元
B. 5万元
C. 10万元
D. 12万元
周女士结婚7年后才怀孕,却生了嘴唇外翘、鼻子扁塌的婴儿,医生说这是兔唇。周女士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她不理睬医生,也不看儿子,就是不停地哭。妇科医生看不过眼,呵斥道:你知不知道你要喂奶你的孩子不能跟普通孩子一样吃奶,你要学习喂奶!社会工作者知道了周女士的情况后,与周女士谈话,协助周女士舒缓自己的情绪,教导周女士照顾孩子的技巧。待周女士稍稍稳定,引导周女士参加了一个唇裂儿家长自助小组,定期参加那里的活动。社会工作者还慢慢引导周女士参与了更多的活动,到社区做宣传,做志愿者,参与建立全市唇裂儿童家长会。现在周女士已很坦然地接纳了儿子的与众不同,欣赏4岁儿子旺盛的生命力,陪伴儿子度过一个又一个治疗过程。 问题:1.在这个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协助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