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