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施工单位接受邀请,按照参加投标预备会→进行现场考察→编制投标文件的程序参加了一净直径7.Om、深650m立井井筒的施工招标活动,并中标。 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工程进行到第2个月时又新进了一批水泥,施工单位首次组织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批水泥进行进场联合验收,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绑扎钢筋→施工单位自检→浇注混凝土的程序组织施工。 (3)在完成500m井筒工程后,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质量因素不合格次数 断面规格10 钢筋绑扎15 混凝土强度6 井壁厚度7 井壁外观12 指出事件(2)施工程序的不妥之处,并陈述理由。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施工单位接受邀请,按照参加投标预备会→进行现场考察→编制投标文件的程序参加了一净直径7.Om、深650m立井井筒的施工招标活动,并中标。 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工程进行到第2个月时又新进了一批水泥,施工单位首次组织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批水泥进行进场联合验收,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绑扎钢筋→施工单位自检→浇注混凝土的程序组织施工。 (3)在完成500m井筒工程后,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质量因素不合格次数 断面规格10 钢筋绑扎15 混凝土强度6 井壁厚度7 井壁外观12 指出投标程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图所示。 增加的措施工程的费用属于哪类费用?应由哪方解决?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哪些项目的费用?

案例分析题女性,25岁,怀孕2个月余,因恶心、呕吐、乏力2周,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5天,嗜睡1天入院。体检:嗜睡状态,皮肤注射部位可见出血斑,巩膜深度黄染,扑翼样震颤(+),移动性浊音(+),化验:ALT45U,总胆红素252μmol/L,PT20秒(对照12秒)。 病人诊断首先考虑为()

A. 淤胆型肝炎,肝功能衰竭
B. 亚急性重症肝炎
C. 急性重症肝炎
D. 急性妊娠脂肪肝
E. 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

案例分析题在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50名患该疾病的研究对象中,90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在200名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5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在该研究中,由A因子所致该病的特异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A. 2%
B. 10.5%
C. 15.8%
D. 38.8%
E. 不能计算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