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试题】(2007年案例分析第79~82题)甲(15周岁)喜好计算机。乙(16周岁)在A商场任售货员,是甲的朋友。甲欲盗窃A的计算机元器件,到乙家密谋盗窃一事。乙开始不太同意,后在甲的鼓动下同意,并让甲准备充分点。次日晚上12点多,甲、乙撬开商场后,偷得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在逃离现场时,乙为破坏现场,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子。在逃跑的路上,乙对甲说:“我把电炉插上了。”甲未吱声,事后才知道插电炉是为了放火。当夜,该商场被火烧毁。 【真题试题】(2007年案例分析第79题)下列关于甲的行为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与乙构成共同盗窃罪
B. 不构成犯罪
C. 与乙构成共同放火罪
D. 与乙构成共同职务侵占罪
《唐律疏议断狱》“官司出入人罪”条:“诸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所剩论。刑名易者,从笞入杖,从徒入流,亦以所剩论。从笞杖入徒流,从徒流入死罪,亦以全罪论。其出罪者各如之。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唐律关于司法官员“出入人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网络管理功能使用 ASN.1表示原始数据,整数 49使用 ASN.1表示的结果是( 21); SNMP协议的 GetBulkRequest一次从设备上读取的数据是(22)。 空白处(21)应选择()
A. 49
B. 2,1,49
C. 206
D.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