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①黎庶②苍生③优伶④氓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南京在历史上其称谓变化频繁。下列诗文中含有“南京”别称的是()。①《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②《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③《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④《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某五层服装厂房,层高为4m,耐火等级为二级,受选址条件所限,在消防设计图中显示该厂房与相邻的一栋己建耐火等级为二级的30m高的办公楼之间的防火间距仅为14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该防火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为此厂方拟将该服装厂房改为石棉加工车间。该石棉加工车间与该办公楼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应为____m。
A. 6
B. 7
C. 15
D. 9
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A. 李太白
B. 杜子美
C. 苏轼
D. 青莲居士
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载:“初,鲁肃闻刘表卒,……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这段话中的“孙讨虏聪明仁惠”的“讨虏”是指()。
A. 爵名
B. 官名
C. 籍贯
D. 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