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四(本题10分)
M公司为一家中央国有企业,拥有两家业务范围相同的控股子公司A、B,控股比例分别为52%和75%。在M公司管控系统中,A、B两家子公司均作为M公司的利润中心。A、B两家公司2009年经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公司
相关财务数据 子公司A 子公司B
1.无息债务(平均) 300 100
2.有息债务(平均,年利率为6%) 700 200
3.所有者权益(平均) 500 700
4.总资产(平均) 1500 1000
5.息税前利润 150 100
适用所得税税率 25%
平均资本成本率 5.5%
2010年初,M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业绩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以董事长为首的部分董事认为,作为股东应主要关注净资产回报情况,而A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B公司,因此A公司的业绩好于B公司。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部分董事认为,A、B两公司都属于总部的控股子公司且为利润中心,应当主要考虑总资产回报情况,从比较两家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结果分析,B公司业绩好于A公司。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家公司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税后)(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2.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家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并据此对A、B两家公司做出业绩比较评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3.简要说明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优点和不足。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八(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A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XYZ集团公司,甲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进行。甲公司的三次并购过程要点如下:
(1)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是XYZ集团公司于2000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甲公司为实现“立足华北、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发展战略,2007年6月30日,采用承担乙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乙公司,取得了控制权。当日,甲公司的股本为100亿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120亿元,留存收益为50亿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0.6亿元(公允价值为1亿元),负债合计为1亿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并购完成后,甲公司2007年整合了乙公司财务、研发、营销等部门和人员,并追加资金2亿元对乙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乙公司产品技术等级并大幅度扩大了生产能力。
(2)收购丙公司。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4亿元成功收购了丙公司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亿元,公允价值为3.5亿元),取得了控制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丙公司引入了科学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先进经营理念,同时追加资金3亿元对丙公司钢铁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丙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收购丁公司。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A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9年6月30日,甲公司经批准通过定向增发1亿股(公允价值为5亿元)换入丁公司的0.6亿股(占丁公司股份的60%),控制了丁公司。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亿元。甲公司控制丁公司后,向其输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丁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使丁公司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业绩稳步攀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逐项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逐项说明理由。
3.分别确定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并分别说明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所取得的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当如何计量。
4.分别判断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否产生商誉;如产生商誉,计算确定商誉的金额;如不产生商誉,说明甲公司支付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或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差额的处理方法。
5.简要说明甲公司上述三次并购取得成功的原因。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作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定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一)加强领导,键全组织。为了提升内控工作的权威性,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组长,财务总监和各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由财务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待时机成熟,成立专门的内控部。
(二)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聘请负责本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梳理现有各项业务流程,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在梳理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过程中,应当只要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切实加强对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狠抓宣传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利用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课堂、编发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力争在3个月内将公司所有员工轮训一遍,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四)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控制手段。为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请本公司ERP系统提供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协助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五)开展试运行,做好全面实施准备。2010年11月,选择本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为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六)强化内部审计,增强监督效能。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等工作,并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部调整职责定位,在开展传统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七)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整改落实。2011年底;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全面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特别要将下属分、子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本公司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八)借助专业力量,引入外部努审计。鉴于B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在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促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的要求,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便于沟通协调、整合审计。
(九)实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公司激励约束制度,将公司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经评价、审计发现重大缺陷的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要严肃处理。
上述实施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部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九(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单位系一家中央事业单位,已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0年1月,甲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甲单位2009年度的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出了以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事项:
(1)5月,甲单位经管理层决定,将一栋闲置平房出租给某餐饮企业,每年收取租金50万元。
(2)6月,甲单位直接在事业支出列支了职工浴室修缮费68万元。甲单位在列支此项费用时,职工福利基金尚有余额270万元。
(3)7月,甲单位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以一栋试验楼为下属单位的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4)8月,甲单位根据批准的办公楼扩建项目支出预算(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直接委托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接该扩建工程。该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系甲单位与乙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丙企业的下属子公司。
(5)12月,按照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甲单位进行了资产清查,发现一台专用设备发生严重损毁。经技术部门认定,该设备已无法使用,并且无残料收回或变现价值,财务部门据此进行了设备核销账务处理。
(6)甲单位当年实际取得的事业收入较批准的事业收入预算数超出60万元。甲单位考虑当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等因素,在年末从该项超收收入中支出40万元以补贴形式一次性发放给职工。
(7)甲单位当年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为1000万元,当年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实际下达数(不含年初恢复的2008年应返还额度)为870万元,甲单位财务部门据此在2009年末直接确认了“财政补助收入”130万元。
(8)甲单位当年取得经营收入300万元,发生经营支出320万元。甲单位将当年经营收支全部转入经营结余,但未在年末将发生的经营亏损转入结余分配。
(9)12月,甲单位将所属培训学校按协议约定上缴的管理费780万元列入往来帐,并经管理层决定从该往来帐中支出670万元购置了一台专用设备(超出资产配置规定限额)。
(10)12月,甲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购买一批电子仪器(超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但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该仪器规格、标准比较统一,市场上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不大。甲单位采用询价方式购买,并任命办事员小范为询价小组组长,具体负责该批仪器的采购事宜。小范的父亲是当地一家从事该类仪器生产与销售大型公司的销售经理。
要求:
请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对事项(1)至(8),逐项判断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事项(9)、(10)、逐项指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分别说明正确的处理。
企业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款项扣除其成本及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应当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