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所以被放逐,他本人认为是因为( )
A.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B. 不凝滞于物,能与世推移。
C.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D. 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下列对《渔父》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B. 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为下文写他的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作铺垫。
C. 结尾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劝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
D. 屈原、渔父的对话多运用比喻和反问,既表达各自明确坚决的立场,又形象富于哲理。
面对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屈原的人生选择是( )
A. 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B.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
C.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D.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