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人的仁义礼智都是天赋予人的,从而也就把道德的终极根源推到了“天”上,这也就意味着孟子把“天”道德化了。
查看答案
孟子认为“无恒产,因无恒心”,因此他主张行“井田”,解决士与民的“恒产”或者民生问题,推行仁政。
A. 对
B. 错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二人对人性的定义、解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人主张人性是善的,一人主张人性是恶的。
A. 对
B. 错
孔子、孟子强调“知天命”,荀子强调“制天命”,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认识“天命”、掌握“天命”,最终利用“天命”。
A. 对
B. 错
荀子指出圣之所以为圣,正在于其能够“伪”或“起伪”。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