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乙二人均与丙有仇,都伺机杀害丙。一天,甲趁丙不备在丙的饮料中放人毒药,但药量不足以致丙死亡。甲走后不久,乙又趁丙不备添加了相同剂量的毒药。丙随后喝饮料中毒身亡。甲乙的行为( )。

A. 构成共同犯罪
B. 各自单独构成犯罪
C. 构成片面共犯
D. 以共同犯罪论处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下列哪些属于该条规定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

A.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B. 全部具有可罚性的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C. 部分具有可罚性的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D. 一般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甲对乙(女)实施强奸,乙奋起反抗,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将乙强奸。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

A. 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 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 简单共同犯罪
D. 必要共同犯罪

下列对胁从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胁从犯的主观上不愿意或者不完全愿意参加犯罪
B. 胁从犯参与犯罪是自己的意志所无法抗拒的
C. 胁从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比较消极
D. 胁从犯可以转化为主犯

下列对教唆犯的认识正确的有( )。

A. 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B. 如果被教唆的人听从教唆,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与教唆犯一起成立共同犯罪
C. 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D. 教唆犯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