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过失
D. 过于自信过失
查看答案
胡某,27岁,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一日,胡某带小强到一座桥上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下河去救,但小强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
A. 间接故意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甲某酒后看到邻居乙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争吵,于是拿起一块大石头,朝乙砸过去,不料没有击中乙,反而击中自己的父亲,导致其父死亡。对某甲的行为的性质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构成故意伤害罪
B. 对其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C.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 对其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 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 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D. 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了杀乙,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遂从100米外向乙开枪,没想到居然打中了乙,致乙死亡。此案中甲杀害乙的罪过形式是(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