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邦尼贝尔工厂的员工平均年龄为70岁邦尼贝尔工厂位于俄亥俄州湖木市(Lakewood),工厂的早班包括86名装配线工人,他们要完成包装并打包10800支口红的任务。公司规定,数量超过10000属于优秀水平。不过,除了他们达到的生产目标令人吃惊之外,这条装配线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工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大的一名工人90岁。这支由老年人组成的生产队伍成立于1997年,成立对并不是为了进行某些重要的社会科学实验,而仅仅出于一个实用性的企业决策。当时公司需要工人,但劳动力市场人员十分紧缺,而年长者的数量却相当多。公司总裁本人也76岁了,他提出了这个想法。负责生产和打包车间的高层管理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年老员工干活太慢,而且在一个高科技的世界中,一旦出了差错则代价更大。他们担心老年人会抱怨自己干不了这份工作,或是他们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或者他们会感觉不好。公司总裁否定了这些刻板印象,虽然他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公司拥有老年工人队伍,但是他说“让我们试下吧,这样才能知道是否可行。”这确实可行。现在邦尼贝尔公司共有500名员工,其中将近20%为退休员工。这个工作群体从事的是那些曾经被外包出去的工作,在最初4年里,他们为公司节省了100多万美元,并且有力地驳斥了对他们的怀疑态度。管理层制定并完成了工作目标。员工的离职率几乎是零。而且,只要公司需要,还有一长串的老年人作为候补参加这项工作。老年人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他们是最理想的新员工资源。老年人不仅证明自己是高生产率和忠诚的,他们还帮助企业节省了开支。由于绝大多数人有社会保险,他们并不完全依赖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他们无需达到每小时15-20美元舡资标准就可满足自己的要求。对于刚开始时每小时7.5美元、1年之后涨至8美元的工资,他们常常快乐地接受了。另外,由于不用给这些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公司又因此节省了一笔开支。这些工人中绝大多数享受夫妻医疗计划或医疗保健,所以无须额外的投资。 如果年老员工与年轻员工混合在一个部门,你认为这些老员工是否也会做得一样好?请找到论据支持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401(K)计划黯然失色对泰德西姆(TedSims)来说,目前的状况真是雪上加霜。首先,西姆斯用401(K)退休账户的60%购买了他所在公司的股票(朗讯科技公司)。1996~1999年,朗讯的股票翻了10倍,每股80美元,这使他的退休储备金增长到7万美元。然后,该股票价值又大幅下跌。2001年秋季,他的朗讯“储备金”仅仅价值3.1万美元。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伴随2000年电讯产业的灾难,朗讯进行了多次裁员,其中的一次使西姆斯丢掉工作。泰德.西姆斯并不是惟一一个受害者。前安然公司员工玛丽·蒂宝特(MarieThiaut)也有着相同的境遇,她在休斯敦的安然公司做了15年的行政助理。她顺从地把自己薪水的15%放入401(K)计划中,并全部投资于公司的股票上。安然公司于2000年冬季倒闭时,这位61岁离婚者的退休计划也是同样命运。她的安然公司股票从将近50万美元跌落至2.2万美元。个体退休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购买雇主的股票不再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在惠普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戴尔电脑和麦当劳,超过70%的公司股票是员工的401(K)基金。这些公司在2000年4月到2001年4月之间,股票跌幅为21%~56%。30年前,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那时,大多数员工得到的是已经界定明确的养老金计划。例如,一位从AT&T退休的员工,年龄65岁,有30年的服务时间,每年挣5.5万美元,那么,公司保证会提供给他一份年度养老金,也就是在余下的生活中,他差不多每年得到2.4万美元。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相401(K)项目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种退休收入计划建立在员工分配的额度基础上,并常常与雇主所分配的额度相匹配。大多数员工退出养老除计划,并转向401(K)计划。它的主要优势是:基金的任何增值都是免税的,直到他们离去才交税。此外,当员工更换雇主时还可以“携带”着这项计划,它还能使员工就如何投资基金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力。今天,符合条件的美国,工人中差不多80%参加了401(K)计划。尽管理财专家一直建议人们不要把10%以上的基金全部投入到一种股票上,但是成千上万的员工还是把更大比例的401(K)投资在自己雇主的股票上。例如,最近员工401(K)中的41%,是投资在自己的公司身上。为什么会缺乏投资多样性呢?似乎至少有四个原因:第一,很多雇主只对公司的股票分配相应的额度;第二,公司常常有年龄和资历要求,员工在卖掉本公司分配的股票之前必须符合这些要求;第三,很多员工相信,由于自己在这家公司工作,因而占有更有利的位置来预测它的股票业绩;第四,员工们常常感到投资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种表明忠诚公司的方式。如果公司的股票可以迅速增值,那么把“篮子里的所有鸡蛋”都拿出来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战略。但是,在经济不确定的时代,当像IBM、宝丽来(Polaroid)、伊斯曼一柯达和吉列这样的大公司都会股票下跌50%或更多时,那些把401(K)中过高比例投资在自己雇主身上的员工,则会面临着使自己的退休金缩水的极大风险。一位52岁的AT&T员工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我把我的退休金投资于AT&T股票中,是因为我了解这家公司以及它的可信度。它们并不是除了MaBell的名气之外一无所有。现在,“我发现自己的退休金下跌了65%以上。我原本计划着早一些退休,可能是55岁时,现在看来可能至少要到62岁了。” 从道德角度来看,公司把给员工分配的退休金与公司股票联系起来有什么意义?如果有,是什么?
案例分析题邦尼贝尔工厂的员工平均年龄为70岁邦尼贝尔工厂位于俄亥俄州湖木市(Lakewood),工厂的早班包括86名装配线工人,他们要完成包装并打包10800支口红的任务。公司规定,数量超过10000属于优秀水平。不过,除了他们达到的生产目标令人吃惊之外,这条装配线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工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大的一名工人90岁。这支由老年人组成的生产队伍成立于1997年,成立对并不是为了进行某些重要的社会科学实验,而仅仅出于一个实用性的企业决策。当时公司需要工人,但劳动力市场人员十分紧缺,而年长者的数量却相当多。公司总裁本人也76岁了,他提出了这个想法。负责生产和打包车间的高层管理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年老员工干活太慢,而且在一个高科技的世界中,一旦出了差错则代价更大。他们担心老年人会抱怨自己干不了这份工作,或是他们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或者他们会感觉不好。公司总裁否定了这些刻板印象,虽然他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公司拥有老年工人队伍,但是他说“让我们试下吧,这样才能知道是否可行。”这确实可行。现在邦尼贝尔公司共有500名员工,其中将近20%为退休员工。这个工作群体从事的是那些曾经被外包出去的工作,在最初4年里,他们为公司节省了100多万美元,并且有力地驳斥了对他们的怀疑态度。管理层制定并完成了工作目标。员工的离职率几乎是零。而且,只要公司需要,还有一长串的老年人作为候补参加这项工作。老年人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他们是最理想的新员工资源。老年人不仅证明自己是高生产率和忠诚的,他们还帮助企业节省了开支。由于绝大多数人有社会保险,他们并不完全依赖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他们无需达到每小时15-20美元舡资标准就可满足自己的要求。对于刚开始时每小时7.5美元、1年之后涨至8美元的工资,他们常常快乐地接受了。另外,由于不用给这些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公司又因此节省了一笔开支。这些工人中绝大多数享受夫妻医疗计划或医疗保健,所以无须额外的投资。 这家工厂是否实施了一些反年龄歧视的活动?
搬运石料要拿稳放牢,两人抬运应互相配合,步调保持一致。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