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据统计,我国现在平均每天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950年全年生产总值的1/3。取得如此巨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 我国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 社会主义的本质
D. 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每天都要与人交往,经常会遇到些别人对自己无礼、无理的事,碰到些别人需要自己理解、帮助、支持的事。在这些事情面前,是宽宏大量,与人为善,还是小肚鸡肠,与人为恶,不仅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高低的表现,而且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善良推崇为美德,并且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名医张景岳就曾说过:“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这是很有道理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良好的情绪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机能,引发各种疾病。而善良是美好心境的“兴奋剂”。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 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其死亡率明显偏低;而与人不睦,遇事斤斤计较的人,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心理紊乱,出现变态心理,而且会引发失眠、健忘、不思饮食、精神恍惚、胸闷、头疼等病症。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也表明,长寿者多是敦厚、善良的人。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内心充满善意,多行善事,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这就会成为鼓舞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诚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这种富有意义的“善行”,不仅是完善自我的“催化剂”,而且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十分注意加强这方面的道德修养。 中国人历来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是因为()。
A. 乐善好施会使自己产生良好的情绪
B. 帮助别人会带来好运
C. 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D. 乐善好施能让自己少遇到麻烦
“会计电算化”一词始于( )年。
A. 1981
B. 1974
C. 1989
D. 1993
信仰支配着人生,对人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生杠杆的支点,杠杆离不开支点,没有支点,杠杆也起不到作用。所以( )。
A. 人生都有支点
B. 凡是杠杆都有支点
C. 没有信仰,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D.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社会平等和经济平等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显著并在增大的收入差距并未证明有助于富有活力的经济成效和发展的强大势头。事实上看起来更可能是强烈地阻碍了公众对于发展的参与。因此( )。
A. 消灭收入差别十分有必要
B. 需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而才有可能达到寻定程度的社会平等
C. 社会平等只不过是“乌托邦”而已
D. 公众在收入过度集中前只能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