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分析题:(一)、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制造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发生下列交易事项:(1)8月1日,接受乙公司投入的银行存款11147000元,甲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增资的注册资本额为11047000元。(2)8月2日,从丙公司购入Q材料9000千克,单价19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Q材料货款金额为171000元,增值税29070元,款项未付,材料尚未验收人库公司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3)8月3日,以库存现金支付Q材料装卸费1000元。(4)8月25日,Q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5)8月29日,用转账支票偿还业务(2)所欠丙公司款项。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下列计算分析: 问题:编制业务(1)所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分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蘩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表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0-85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部门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5岁时父母离异,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没有再婚。求助者与丈夫在同一单位工作,十年前结婚,女儿7岁。一个多月前,丈夫升职,即将被派往外地任分公司总经理,得知此消息后,求助者紧张、烦躁,忧心忡忡,开始挑剔丈夫的言行,频繁与丈夫争吵。上班时能够勉强控制情绪,但经常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未发现有明显器质性疾病。主动前来寻求心理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按常理说,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您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求助者:他升职我高兴,但去外地任职我接受不了。心理咨询师:现在交通便利,他去的城市飞机、高铁3个小时就能到达,你们两人的收入都不低,经常团聚不是问题。求助者:您没有我这样的经历,当然不能理解我心情。心理咨询师:抱歉!我有些想当然了,没有从您的角度考虑。您和我详细说说您的情况吧!求助者:我5岁前和父母一起生活,他们俩人婚前、婚后的感情一直都很好,直到父亲被派去外地常驻。原本母亲不同意父亲去外地,但父亲说难得在事业上有发展的机会,能够多挣点钱让我们母女过得更好。但谁知道没过半年,他就在当地和另一个女人好上了。我母亲再三恳求,并且表示愿意带着我去和他一起生活,但他最终还是和母亲离了婚。近十年的感情竟然抵不过半年的相处,您说男人是不是没有一个好东西!心理咨询师:我理解您的心情,那您感觉您的丈夫也不是个好东西?求助者:到目前为止还不算,但说不定过几个月就是了。我当初就是他的下属,因为肯为他卖力工作,他的业绩上升很快,他欣赏我,于是我们就走到一起了。如果他今后在外地工作也遇到一个能干的女下属,说不定也会爱上她;即便不是因为工作,我丈夫高大英俊、又比较有钱,难免会有异性主动追求他。到那时我一定会落得和我母亲一样的下场,女儿也会像我一样没有父亲疼爱。心理咨询师:除了您刚才所说的恋爱经历,您还有其它证据能证明您的丈夫是一个见异思迁或是喜欢沾花惹草的人吗?求助者:那倒没有。但是现在他对我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过去他对我百般呵护,不让我受一点委屈;现在只要我一跟他埋怨,他就躲开我,甚至还指责我无事生非,说我对他态度不好……都怨领导要派他出去!心理咨询师:您认为您和丈夫之间的矛盾是领导要派他外出这件事造成的?求助者:难道不是吗?如果没有这件事,我们之间也不会闹矛盾,我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担心,我们可以像过去一样平平静静地生活一辈子。心理咨询师:从你们恋爱开始到现在,你们俩人从没发生过矛盾吗?您从来没担心过他会喜欢别的女人吗?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们以前也有过争吵,他和其他女性关系稍微近一点,我都会莫名其妙地担心。但这次和以往的情况不一样啊!心理咨询师:其实您和丈夫吵不吵架、对他担不担心与这次的事件没有关系。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比如说,您认为其他女性与您丈夫接触的目的是为了谈工作而不是为了勾引他,那么你的感受会完全不同。求助者:您说的好像有道理,您让我再想想……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 父母早年离异
B. 夫妻产生矛盾
C. 丈夫被派外驻
D. 对婚姻的看法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8-59题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全职妈妈。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求助者为儿子的学习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请问,您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求助者:我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他的学习问题让我非常担忧。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他有哪些具体问题吗?求助者:有很多,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回家后先看电视、不写作业……心理咨询师:针对这些问题,您做过哪些尝试呢?求助者:学校里的问题我一个人解决不了,所以我是从让他回家后先写作业入手的。心理咨询师:您是怎么做的呢?求助者:我主要是督促他,他每天一回到家我就催他写作业。但是孩子并不听我的话,所以有时急了我就会打他几巴掌。心理咨询师:既然您来咨询,说明您的方法效果不太理想。我现在教给您一个方法:您先制作一张带日历的表格,贴在孩子书桌前的墙上;孩子放学回家后只要做到先完成作业,就奖励他一面小红旗,并贴在相应的E1期下面。等攒够五面小红旗,就奖给他一颗金五星;集齐四颗金五星,就满足他一个事先商量好的愿望或他希望得到的物品。求助者:好的,我今天回去马上就做。心理咨询师:如果某一天他没有做到回家先写作业,就不贴小红旗,但是也一定不要责骂他或是打他。另外,我感觉您现在非常焦虑,我再教您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缓解您的焦虑情绪。求助者:谢谢您! 放松训练是()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
A. 行为疗法
B. 精神分析理论
C. 完型学派
D. 人本主义治疗
现代文阅读: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芬生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大是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谨严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处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晃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 引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属于何种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