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局机关办公室原有6名工作人员,包括正副主任A、B和4名普通工作人员,A统筹管理办公室,B+4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后来调来C也做副主任,分工变成A统筹、B和C分别分管两块,遇重大事件需A、B、C三人商量决定。4名工作人员中,2人由B领导,2个由C领导。 一段时候后发现,4名工作人员反倒比以前更忙了,而且工作人员之间信息沟通没有以前畅通。另外,遇到急事需要A、B、C 3人一起商量决定,容易耽误时间。 问:他们这样有什么问题存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查看答案
38岁的姜某由原橡胶制品厂厂长提升为某市化工局副局长,分工负责干部、人事、安全、宣传、财务和办公室工作,成为该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局长。他深感领导的信任、组织的重托,几乎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工作。 下面是他一天较有代表性的工作纪实: 7∶30到办公室批阅文件;8∶25到市政府大礼堂参加局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0∶00回办公室与干部处处长商量跃进化工厂厂长的人选问题;10∶50到光华化工厂检查安全生产;12∶00用午餐,与光华厂负责同志商谈人才培养问题;13∶10向宣传处负责同志布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14∶00听取保卫处长关于第三塑料制品厂溶剂仓库失火处理意见;15∶00去医院探望因病住院的橡胶制品厂副厂长;16∶00接待群众来访;17∶00审批工会活动计划;18∶00去和平宾馆参加化工局一家工厂与外商合资办企业的合同签字仪式,并参加晚宴;20∶30回家,起草第二天由他主持的局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的发言稿。 姜某的工作日程基本上天天如此,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工作越积越多,怎么也干不完,为此,他感到很苦恼。 问题:(1)姜某陷入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帮助姜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某乡电站负责全乡电力分配、线路维修,但有些村截留电费,久拖不交,致使10多名职工的基本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更谈不上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了。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主管部门决定让年轻干部K同志任电站站长。 K同志年近30岁,大学毕业,精力充沛,有魄力,有干劲,亲自下乡调查电费收缴情况,修改电费收缴办法,制定了“从改革收缴电费入手,尽快实现以电养电”的工作目标,下决心解决“收费难”问题,电站上下对K同志寄予厚望。 但是,时隔不久,乡里突然决定K停职检讨,原因是:他目无上级领导指示,在抗旱紧急关头不送电。乡长说,只要先送电,以后哪个村不交电费,他出面协调催交或从乡财政拨款给电站。但K仍不理会,迟迟不予送电,使得万亩农田受旱,造成粮食减产。 面对乡里的决定,K深感委屈。为此,他申诉了五点意见: (1)电站是自负盈亏的实体,电费是基本经费来源,上边不拨经费,为了维护自主经营权利,只好如此。 (2)不是农民没缴电费,而是村里大量截留,被村干部们挥霍掉了,虽反映多次,至今没有解决。 (3)为了不误农忙用电,又尽快解决收费难的问题,电站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办法的请示,已报送乡政府数月,始终没有批复。 (4)春旱时,村里要求放电,乡长亲自召集会议,曾经约法三章:无论哪个村,都要先交钱,后送电,清理拖欠电费,预交下一年度电费。根据乡领导的意见,已交款的我们都及时送了电,未交款的我们拒绝送电。由于旱情日趋严重,乡长要求对没交钱的村也要送电,并对我说事后负责从银行拨款。鉴于以往教训,我没有及时送电,贻误了几天。 (5)收缴电费,这是按章办事。我执行电业主管部门规定何错之有?电站收不来电费,就没钱给电业局交电费,谁替电站了这个难。 有关部门看了K同志的申诉,并派人深入细致地作了调查,认为万亩农田受灾减产理应追究,但主要责任应由谁负?他们感到事情难办。 请问:(1)K同志坚持按照规定收电费对不对?为什么? (2)乡政府该不该免K同志的职?为什么?
某县县委办公室领导班子调整,两位副科级秘书被提拔,分别担任两个业务科室的科长。他俩心情十分激动,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工作搞出个样子来。C科长看到科里任务繁重,心急如焚。每天都早上班晚下班,忙忙碌碌,晚上一般都在办公室加班,许多时间还要拉科里的同志一起干。他对工作十分认真,每次工作安排下去,总是不断地催问,唯恐别人办不好。能自己动手干的,他尽量不让其他同志去做,很多时候,包括草拟通知、填报表也都是自己动手。可以说是以身作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科里的同志不论大小事情,从不自作主张,都是及时地向他请示报告,由他处理。任科长三、四个月后,他明显消瘦了,科里的同志们私下谈论,有的说,“咱们科长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真是少有的好干部。”也有的说,“跟着科长干工作,既轻松,又没责任,真是自在。” F科长一上任,就让科里的同志把工作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很多人吆喝工作任务压头,想让他向上反映,要求科里增加人员。他对科里的工作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后,首先组织全体同志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了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遇事要大胆处理,不准推诿。这样,全科成员都紧张地工作起来了。F科长只抓科内外的协调工作,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平时对每个同志的具体工作一般很少过问,只是定时间听取汇报和进行抽查。上班时间也不显得很忙,还可以看书学习。没有特别紧急任务,他晚上很少到办公室加班。科里的同志私下议论,有的说,“跟着咱们科长干工作,虽然忙,但心情舒畅,因为他相信我们,对我们放手。”有的说,“你看人家C科长,处处带头,没有一点科长的架子。咱们科长把大家搞的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可他自己倒清闲。” 请问:两个科长相比,谁的能力强?为什么?
总投资33亿元的某省两个“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制药厂和铝厂,因在行政审批制下盲目抢项目、争投资、比速度,并在建设中“求洋”、“贪大”,目前累计负债已达65亿多元,负债率高达187%,已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 请问:(1)造成该省两个重点建设项目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管理企业的经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