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2×12年至2×15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12年11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12年11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成本为2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薪酬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1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2×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18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500万元。 (5)2×14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6)2×14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43.88万元。 (7)2×14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8)2×15年4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0万元。2×15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9)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1年2年3年4年5年5%的复利现值系数0.95240.90700.86380.82270.7835 要求: 编制2×1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查看答案
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2×12年至2×15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12年11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12年11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成本为2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薪酬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12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2×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18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500万元。 (5)2×14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6)2×14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43.88万元。 (7)2×14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8)2×15年4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0万元。2×15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9)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1年2年3年4年5年5%的复利现值系数0.95240.90700.86380.82270.7835 要求: 编制2×12年11月1日购入工程物资的会计分录。
下列关于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______。
A. 将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B. 若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将发生的全部研发支出费用化
C. 研究阶段的支出,其资本化的条件是能够单独核算
D. 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允许确认为无形资产
下列关于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A. 按规定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并计提折旧
B. 随同地上建筑物一起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应一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C. 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在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并自用时,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
D. 企业为自用外购的不动产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
A. 企业为引进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宣传的广告费应计入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
B. 无法预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视为其使用寿命不确定,按最高摊销期限摊销
C.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为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D.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