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20年,邓小平到法国勤工俭学。当年,他在法国的报纸上读到下列报道,其中不可信的是______。

A. 国际联盟成立,法国作为欧洲大国成为核心领导国
B. 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但生活贫困
C. 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
D. 中、美、英、法等九国政要参加美国华盛顿会议并缔结和约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的含义是______。

A. 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B. 对地方官员实行“三岁一易”的流动制度
C. 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D. 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______。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⑤确定“三大政策”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④⑤

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一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______。

A. 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 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 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 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______。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灵渠
D. 江南河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