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有企业甲获准于1995年12月31日在所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上建成一综合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3200m2,建筑容积率为2.4。该大楼1~2层为商场,商场建筑面积为4300m2,两层建筑面积相同;3~4层为办公楼,建筑面积为3800m2,两层建筑面积相同;4层以上为住宅,已按政策分配给企业职工,进行了房改。请根据以下情况回答问题: 企业甲为完善土地产权,于2002年12月31日拟对该划拨土地使用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试问应按何程序办理在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时,企业甲拟申请按综合用途对全部土地进行登记,试问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某投资公司建造一幢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0日。该投资公司于2008年3月6日发出招标公告,共有5家建筑施工单位参加了投标。第5家施工单位于2008年6月2日提交了投标保证金。开标会于2008年6月3日由该省建委主持。第4家施工单位在开标前向投资公司要求撤回投标文件和退还投标保证金。经过综合评选,最终确定第2家施工单位中标。投资公司(甲方)与中标单位(乙方)双方按规定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8年8月16日。工程开工后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事件一:因拆迁工作拖延,甲方于2008年8月18日才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导致乙方A、B两项工作延误了2d,并分别造成人工窝工6个和8个工日;但乙方C项工作未受影响。事件二:乙方与机械设备租赁商约定,D项工作施工用的某机械应于2008年8月28日进场,但因出租方原因推迟到当月29日才进场,造成D工作延误1d和人工窝工7个工日。事件三:因甲方设计变更,乙方在E项工作施工时,导致人工增加14个工日,相关费用增加了1.5万元,并使施工时间增加了2d。事件四:在F项工作施工时,因甲方供材出现质量缺陷,乙方施工增加用工6个工日,其他费用1000元,并使H项工作时间延长1d,人工窝工24个工日。上述事件中,A、D、H三项工作均为关键工作,没有机动时间,其余工作均有足够的机动时间。[问题] 合同约定人工费标准为30元/工日,应由甲方给予补偿的窝工人工费标准为18元/工日;施工管理费、利润等均不予以补偿。在该工程中,乙方可得到的合理费用索赔有哪几项费用?索赔额是多少?
某国有企业甲获准于1995年12月31日在所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上建成一综合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3200m2,建筑容积率为2.4。该大楼1~2层为商场,商场建筑面积为4300m2,两层建筑面积相同;3~4层为办公楼,建筑面积为3800m2,两层建筑面积相同;4层以上为住宅,已按政策分配给企业职工,进行了房改。请根据以下情况回答问题: 该企业一职工冯某分配到六层一套三室一厅单元住房,建筑面积为88m2,房改时按成本价交纳了购房费用,2003年12月31日冯某将其住房上市出售给张某,对所涉及土地应办理哪些手续如张某申请对该土地进行登记,应如何确定有关登记的主要内容
某市土地管理部门挂牌整体出让一宗土地面积为50万m2的住宅用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取得该宗土地。出让文件规定可以分期开发,该开发公司拟用滚动开发的模式进行房地产开发,具体计划见下表。 开发期 开发面积/万m2 开工时间 完成时间 开始销售时间 第一期 20 第1年6月 第3年6月 第3年1月 第二期 15 第4年6月 第5年6月 第5年1月 第三期 15 第5年6月 第6年6月 第6年1月 由于开发规模较大且拟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方案,预计实际开发成本比社会平均开发成本低100元/m2。目前住宅需求旺盛,预计住宅市场价格会以每年5%的速度上涨。现该公司委托土地估价机构估价其能承受的最高挂牌出让地价。土地估价机构在选用假设开发法进行估价时,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测算。 土地估价机构确定现金流量折现法技术路线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下面是一份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的剩余法测算说明部分(标注“略”的为正常内容)。请阅读后指出下面技术报告中的错误。 估价对象为一宗10000m2的“七通一平”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时间为2006年3月1日,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容积率为5。根据规划拟建一幢商业、住宅综合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共18层;其中1~3层主要为商业用途,建筑面积9000m2(含独立使用的车棚300m2),其余建筑面积均为商品住宅。该区域公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重置价格1500元/m2。工程自2006年9月1日开工,预计2008年9月1日建成。现需估价2006年9月1日的土地交易价格。有关资料如下。 (一)房地产转让中卖方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等为售价的5.5%,买方需要缴纳的契税等相关税费为售价的4%。 (二)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100元/m2,专业及管理费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的8%。 (三)商业用房建成半年后可全部用于出租,出租空置率及租金损失率共为10%。按建筑面积计月租赁收入会稳定在50元/m2,运营费用率为24%。 (四)商品住宅建成半年时可售出30%,平均价格为2700元/m2,建成一年时可售出60%,平均价格为2800元/m2;剩余的10%会在建成一年半后售出,平均价格为2900元/m2,广告宣传和销售代理费等销售费用为售价的3.5%。 (五)房地产报酬率为8%,折现率为12%,贷款年利率为6%,销售利润率为20%,估价测算如下(节选)。 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测算估价对象于2006年9月1日的土地公开市场价值。 1.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总价值 总建筑面积=10000×5=50000(m2) 住宅总面积=50000-9000=41000(m2) (1)商铺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总价值 每平方米商铺的有效毛收入一月租赁收入×12×(1-空置等租金损失率)=50×12×(1-10%)=540(元/m2) 每平方米商铺的净收益=有效毛收入×(1-运营费用率)=540×(1-24%)=410.40(元/m2) 商铺开发完成后的单价=410.40/8%/6×[1-1/(1+8%)47]×1/(1+8%)2.5=4118.45(元/m2) 商铺开发完成后的总价=4118.45×9000=3706.61(万元) (2)住宅开发完成后的总价值。 住宅开发完成后的总价值=41000×[30%×2700/(1+12%)2.5+60%×2800/(1+12%)3+10%×2900/(1+12%)3.5]=8204.06(万元) (3)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总价值=3706.61+8204.06=11910.67(万元) 2.扣除项目 (1)建安工程费用。 建安工程费用=50000×1100/(1+12%)=4910.71(万元) (2)专业及管理费用。 专业及管理费用=4910.71×8%=392.86(万元) (3)销售费用和销售税费总额。 11910.67×(3.5%+5.5%)=1071.96(万元) (4)销售利润。 11910.67×20%=2382.13(万元) (5)买方购买该宗熟地应负担的税费。 V×4%=0.04V 3.总地价 V=11910.67-4910.71-392.86-1071.96-2382.13-0.04V V=3031.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