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怀拭先生198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讲座》“时效”部分中曾说:“我们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是公法性质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诉讼时效制度是从社会法律关系的确定,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的
B.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是强制性规定,不是任意性规定,当事人不得为任何变更
C.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一般都由法律直接作出规定
D. 当事人不得约定排除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但是可以约定缩短诉讼时效期间
查看答案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应该具备的条件有( )
A. 必须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B. 中止的原因必须为不能预知,其发生与否不能确定
C. 中止诉讼时效期间的事由必须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事件
D. 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A. 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权利人无法起诉
B. 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C. 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
D.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依照《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间属于何种期间?( )
A. 诉讼时效期间
B. 除斥期间
C. 可变期间
D. 不可变期间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下列请求权中,符合这一规定的“民事权利”是哪一个?( )
A. 甲对乙的遗失物返还请求权
B. 甲对银行的存款提取请求权
C. 甲对其成年子女的扶养权
D. 甲对乙的保证合同的保证责任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