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阀减压50kPa(编组60辆及以上时为70kPa)并保压1min。 B. 单阀减压50kPa(编组60辆及以上时为70kPa)并保压2min。 C. 全列车必须发生制动作用,并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D. 司机检查制动主管漏泄量,不得超过20kPa。 E. 司机检查制动主管漏泄量,每分钟不得超过20kPa。 F. 手柄移至运转位后,全列车须在1min内缓解完毕
A. 内燃机车提.回手柄应逐位进行,使牵引电流.柴油机转速稳定变化。 B. 负载运行中,当柴油机发生喘振.共振时,司机应及时调整主手柄位置。 C. 负载运行中,当柴油机发生喘振.共振时,司机应及时采取减速或制动措施并且调整主手柄位置 D. 退回手柄时,主手柄回至“1”位需稍作停留再退回“0”位
A. 肝素 B. 蛋白质C C.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D. 凝血酶调制素 E. δ2-巨球蛋白
A. 硝普钠 B. 呋塞米(速尿) C. 螺内酯(安体舒通) D. 地高辛 E. 阿司匹林
A. 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列车速度.线路坡道.牵引辆数和吨数。 B. 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车辆种类以及闸瓦压力等条件。 C. 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保持列车均匀减速,防止列车冲动。 D. 施行常用制动时,应考虑机车车辆最高运行速度,道岔.曲线及各种临时限制速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