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定义:
①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③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典型例证:
(1)某人为了抢劫一富人,天天尾随,了解其住所及生活习惯,以便找机会下手
(2)某甲深夜潜入某乙家,欲对其进行强奸,看到床上有人,便扑上去,结果发现是个男人
(3)某甲为报复某乙,一天趁乙不在,决定放火烧掉某乙的房屋,当大火燃烧起来后,某甲害怕了,于是赶紧逃跑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至2009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

美国1935-1940年的汽油消耗因为大战期间采取配额限制而下降了35%,与此同时,美国白人的肺癌患病率也下降了几乎相同的百分比。1941-1950年,肺癌死亡人数增加了19倍,而同一时期汽油的消耗量也增加了相同的比率。这说明汽油消耗是造成美国人得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一个能够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观点?()

下列属于商品差价的是()。

美国靠发债借钱维持其经济增长和过度消费,新兴经济体积累大量外汇储备,这只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更深层的驱动因素在于当前美元主导的单一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说,新兴经济体美元储备增加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在美国政府掌控美元发行、以美元作为国际主要支付手段的国际货币体系起作用以及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