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端午节是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但不同民族风俗各异。如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等;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生长。这表明() ①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民族节日期间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②民族节日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民俗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 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
D. 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

A.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 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2011年6月5日,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国家京剧院开启“红色经典中华行”,历时一个月。“红色经典中华行”艺术再现我党的光辉历程,也是京剧艺术传播的一次长征。下列对京剧形成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 统治者的重视
C. 徽剧与昆曲的融合
D. 民间艺人的努力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