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则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查看答案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頔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角度看,对人的选择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 提高辨别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
D. 通过自我教育,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第二届“延安文学奖”于2015年3月上旬揭晓。获奖作家以精深的文学造诣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书写了一部部讴歌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启示我们()。
A. 要努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B. 要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
C. 应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D.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过3.22亿人,中国已进入机动车时代,但行车文明却没有相伴而至。随意使用远光灯、随意变换车道、不知道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这说明() ①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③政府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来促进文明行车风尚的形成 ④文明行车风尚的形成及其发展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