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G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软饮料的企业。该公司产销的甲饮料持续盈利,目前供不应求,公司正在研究是否扩充其生产能力。有关资料如下: (1)该种饮料批发价格为每瓶5元,变动成本为每瓶4.1元。本年销售400万瓶,已经达到现有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 (2)市场预测显示明年销量可以达到500万瓶,后年将达到600万瓶,然后以每年700万瓶的水平持续3年,5年后的销售前景难以预测。 (3)投资预测:为了增加一条年产400万瓶的生产线,需要设备投资600万元;预计第5年末设备的变现价值为100万元;生产部门估计需要增加的营运资本为新增销售额的16%,在年初投入,在项目结束时收同;该设备能够很快安装并运行,可以假设没有建设期。时间(年未)012345营业收入 5001000150015001500税后收入 375750112511251125税后付现成本 4.1×100×(1-25%)=307.5615922.5922.5922.5折旧抵税 95×25%=23.7523.7523.7523.7523.75税后维护费 8×(1-25%)=66666税后培训费8×(1-25%)=6 税后营业现金流量-685.25152.75220.25220.25220.25设备投资-600 营运资本投资500×16%=-80-80-80 回收残值流量 106.25回收营运资本 240项目增量现金流量-6865.2572.75220.25220.25566.5折现系数10.86960.75610.65750.57180.4972现值-6864.5755.01144.81125.94281.66净现值-74.01 (4)设备开始使用前需要支出培训费8万元;该设备每年需要运行维护费8万元。 (5)该设备也可以通过租赁方式取得。租赁公司要求每年租金123万元,租期5年,租金在每年年初支付,租赁期内不得退租,租赁期满设备所有权不转移。设备运行维护费由G公司承担。租赁设备开始使用前所需的培训费8万元由G公司承担。 (6)公司所得税率25%;税法规定该类设备使用年限6年,直线法折旧,残值率5%;假设与该项目等风险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银行借款(有担保)利息率12%。 [要求] 东方公司是一个制造公司,拟购置一台大型设备。该设备预计需要使用5年,正在研究是通过自行购置还是租赁取得。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企业自行购置该设备,预计购置成本10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税法折旧年限为5年,法定残值为0,预计该资产5年后变现价值为0。 (2)如果以租赁方式取得该设备,租赁公司要求每年租金250万元,租期5年,租金在每年末支付,租赁期内不得退租,租赁期满设备无偿归东方公司所有。 (3)已知东方公司的所得税率30%,税前借款(有担保)利率10%,项目要求的必要报酬率15%,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 [要求] 如果你是东方公司财务顾问,请进行租赁与自行购置的决策(内含利率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将薪酬分为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的标准是______

A. 是否可以用货币衡量
B. 基本发生机制
C. 支付量的界定
D. 激励时间长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①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 第一自然段中说“第一次看见莲”,次段中又说“我当然早见过莲”,这样写是否是矛盾的:

A. 完全矛盾
B. 不矛盾
C. 有点矛盾
D. 不完全矛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 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Q画的圆是中国文化中大团圆的象征符号。
B. 阿Q本人是中国国民的一个典型代表。
C. 阿Q的“革命”象征着辛亥革命,是圆圈式的“革命”。
D. 鲁迅借阿Q画圆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极力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①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心中供的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章首句着一“却”字,以作为江南人对莲本该不生疏却生疏来突出小莲池中莲的神韵美。 ②“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句让人感悟到,观察事物只要用心专一,仔细琢磨,了解规律,就会流连忘返。 ③“意象”即境界,作者发现的莲的“绰约”意象,就是“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④“我的莲既冷且热”,是说诗人笔下的莲,不同于画家画的苹果、向日葵那样冷暖有别,而是华美与冷隽的和谐统一。 ⑤文章借助对比,以玫瑰“燃烧着西方的爽朗”,来突出莲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