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李四、王五于2003年9月9日各出资2万元买得一幅名画,约定由张三保管。同年11月,张三遇李一,李一愿购此画。张三即将画作价6万元卖给李一。事后,张三告知李四、王五。李四、王五要求分得卖画款项,张三即分别给李四、王五各2万元。李一购该画后,于同年12月又将画以10万元卖给李五。两人约定:买卖合同签订后李一即将画交付李五,但因李一欲参与个人收藏品展,故与李五约定,若该画交付后半年内该收藏品展览未举行,则该画的所有权即转移李五。依此约定,李一将画交付李五,李五亦先期支付价款6万元。李五友王三亦爱该画。2004年4月,王三以11万元价格自李五处买此画。王三嫌该画装裱不够精美,遂将该画送装裱店装裱。因王三未按期付装裱店费用,该画被装裱店留置。装裱店通知王三应在30日内付其应付费用,但王三仍未能按期支付。装裱店遂将画折价受偿,扣除费用,将差额补偿给王三。王三不同意装裱店这一做法。李一于2003年12月与李五签订合同后,因经营借款需要又于2004年2月与张一签订抵押该画的抵押合同,张一以前即知李一有该画,后张一在装裱店见此画,方知李一在抵押该画之前已将其卖给李五。李五于2004年4月死亡,其财产已由其妻壬与其子癸继承。张一找李一评理。李一找王 三,要求王三返还该画或支付李五尚未支付的4万元价款。 李一对李五的债权,应如何清偿
查看答案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某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2008年3月发生相关经济业务如下: (1) 从国外进口小轿车一辆自用,支付买价400000元、相关费用30000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40000元、保险费用20000元。 (2) 将生产经营中使用的价值500000元设备运往国外修理,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支付给境外的修理费用50000元,料件费80000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和保险费合计为20000元,并在海关规定的当月内收回了该设备。 (3) 从国外进口卷烟80000条(每条200支),支付买价2000000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120000元,保险费用80000元。 (4) 本期销售工业产品不含税合计15890000元;销售初级农产品取得不含税收入 580000元。本期国内购进产品通过认证的进项税合计为789000元。 (注:进口关税税率均为20%,小轿车消费税税率15%,单位金额:元)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 卷烟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 )元。
A. 1200000
B. 120860
C. 1256800
D. 127580
【9】 主要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组、计算、汇总和打印输出。
一台机器的原价值为100万元,如果每年的折旧率为4%,那么多少年后它的价值不足 50万元。程序设计如下,请补充完整。 Y=0 P=100 X=0.04 DO P= 【13】 Y=Y+1 LOOP UNTIL P< 【14】 MSGBOX Y
案情:段锋(1981年3月出生)于1997年8月与李琳(1980年出生)相识。建立恋爱关系后不到两个月,两人即在段锋的工厂单身宿舍同居。同居后,两人常因琐事争吵。 1997年11月14日晚,李与段又发生争吵。段欲外出躲避,被李拉住不放。二人争吵时,住隔壁的赵某、韩某、王某三人前来劝架。段因李不松手,恼羞成怒,威胁李再不松手,就将其衣服撕光。李仍不松手。段把李身穿的睡衣及内衣裤全部扯掉。赵某见状扔给李一件外衣。李因穿衣而松手后,段即走出宿舍。以后,两人继续同居,并经常因生活琐事争吵。1998年5月27日,两人争吵时,段打伤了李。李去医院诊治,县医院诊断为轻伤。李为治疗而花费了2000余元医药费。 李感到与段不能再继续维持同居关系,于1998年6月13日向县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所提诉讼请求共两项,李要求段赔偿全部医药费,解除与段的同居关系。所提请求的主要理由,一是段锋系致伤责任人,医药费理应由其承担;二是两人经常争吵,并曾受当众撕光衣服之侮辱,两人同居无法维持。 县法院民庭受理后经审查认为,被告人段锋打伤李琳及当众扯光衣服的侮辱行为,已构成犯罪,因此决定将本案转刑庭处理。刑庭认为,本案系自诉案件,故在决定采用独任审判后,由审判员通知李琳作为刑事诉讼自诉人,并将其民事诉状作为刑事自诉书。同时告知段有权聘请辩护律师,但段表示不请律师。 法院决定于1998年7月20日公开审理本案。开庭前一天,李琳告知法院,她不愿控告段犯罪,仍只想通过法院解除与段的同居关系并让段赔偿医药费。因开庭日期已定,县法院决定如期开庭。开庭审理时,只有段锋一人到庭。法庭审理时,只是对段进行了讯问。讯问后,由于事实清楚,段锋亦全部承认。故未让段锋作最后陈述,随即当庭作出判决,对其以伤害罪和侮辱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和两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两年半,并告知段锋有上诉权及上诉期限,但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未作出处理。 问题: 请指出县法院在处理此案过程中,哪些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