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我国的旅游资源我国地域辽阔,有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旅游以山水风光资源最为重要。例如,五岳名山(东岳秦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湖北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年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桂林山水甲天下、长江三峡、京杭运河、杭州西湖与日月潭,也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风土民情最为重要。我国文物古迹之多,古代工程建筑成就之高,令世人称奇。诸如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河北白洋淀、敦煌璧画等,都举世闻名。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和工艺品,独具风味的美食小吃等,对中外游客也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各民族有各具特色的风情习俗和风采各异的民间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前往观光。我国的许多旅游资源被公认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国于一九八五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14年6月底已经有四十多处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审美和自然角度来讲,都代表着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的历史演化进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时代性、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反应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参观游览,能够领略到中国绮丽的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之美。但我们不能只考虑从经济上去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对它们的保养。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阅读《行路难》的课例评析,回答问题。本课是《行路难》设计的朗读课型,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层层朗读推进对文本的理解,但朗读在课堂中体现得不到位。首先,从形式上讲,这节课采用了自由读、范读、个人展示读、师生配合读几种形式,但教学设计中的分角色读、轮读在课堂上未体现。其次,从时间上说,学生自由读2分钟,范读1分钟10秒。展示读1分钟,齐读2分30秒,配合读31秒,合计7分11秒,对一节朗读课讲,在45分钟的课上占的比例太小。再次,从参与人数来说,除了两个自由读,三个齐读,70名学生只有6名学生朗读,课堂参与度不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生成是一致的
B. 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C. 多样的朗读形式意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D. 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朗读的充分展开

下列语句中,量和单位使用错误的有()。

A. 质量m=50kg
B. 电能为100kw·h
C. 比热容为0.8J/g/℃
D. 体积V=30m3
E. 汽车速度为120Km/h

下列语句中,量和单位使用规范的有()。

A. 水的pH值为7
B. 书刊胶印纸的定量为70克/米2
C. 热力学温度T。=-273.15℃
D. 光速约为3×105km/秒
E. 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秒2

查找汉字的古音韵,一般可利用的工具书有()等。

A. 《汉语大字典》
B. 《广韵》
C. 《集韵》
D. 《中文大辞典》
E. 《新华字典》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