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研论文《如何理解“三维目标”》(节选),按要求答题。 该如何理解“三维目标”的统一呢 首先,“三维目标”的统一,主要是针对整体的课程目标而言的,目的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每一学科课程都内在地、不可分割地包含着三个维度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中,只有全面兼顾三个维度才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其次,“三维目标”的统一,不是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而言的。“三维目标”的提法主要是在课程
A. 教学中需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B. “三维目标”主要是从课程层面来阐述的,课堂教学目标不能机械套用
C.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是一种片面的做法
D. 长期性的、累积性的、内隐性的课程目标不能作为一节课的目标
查看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A. 《道德经》《论语》
B. 《庄子》《颜氏家训)
C. 《商君书》《史记》
D. 《世说新语》《资治通鉴》
学习《鸿门宴》,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樊哙闯帐”部分,要求读出情节的紧张感,读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恰当的是()
A. 设置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B. 以朗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C. 通过场景再现,把握作品风格
D. 以角色扮演替代对课文的分析
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教师播放赤壁实景图片并配以气势磅礴的音乐,下列对该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 营造情感氛围,可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B. 契合诗歌的意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C. 实景再现,先人为主,影响学生展开想象
D. 诗歌教学播放音像资料。会降低教学效率
阅读论文《发掘、发现、发展:作文教学指导的三个视角》的片段,按照要求答题。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习惯和能力,就将具备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文字表达的自信心,不但不怕作文,而且会喜欢作文,会努力写好作文。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发掘、发现、发展”的指导理念:“发掘”就是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发现”就是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和问题,“
A.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必然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B. 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C. 激发写作兴趣与提升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D. 想象作文是发展学生写作素养和写作个性的关键